1)第五百九十章 重启诸子百家_三国狼烟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了费,众人又是按坐次落座!

  “以诸位所见……”

  李牧环视着大厅内的众人,面带笑意的朗声问道:“为官之人,是以德为先,还是以才为先?”

  听闻自家主公所言,众人心下一顿,思虑起来。

  “主公!”

  半晌之后,蒋琬似是有了思虑,朗声进言道:“以蒋琬所见……德才兼备,自然是最好!二者若是不能兼得,当以德为先!”

  “公琰所言有理!”

  诸葛亮先是肯定了一句,旋即,便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看法,“只是……如今,正处乱世之中,得民心者,得天下;得人才者,才能最快的壮大实力,最快的结束乱世。以亮所见……主公当度才量人,唯才是用!当然了……为官之人的德行操守,亦不可忽视!”

  “公琰、孔明所言,皆有道理!”

  李牧点了点头,环视着大厅内的众人,一脸肃穆的朗声说道:“德才兼备,谈何容易?有德无才,是为中庸之人;有才无德,亦是中庸之人!这两种人,各有利弊!唯有德才兼备者,才是世之贤才!”

  众人思虑一番,点头称是!

  李牧看着大厅内的众人,面带笑意的询问道:“眼下……大汉的选官制度……有哪几种途径?”

  众人心下虽是知道,自家主公定定是清楚……大汉的选官制度,一时之间,却还是没能参透,自家主公为何有此一问。

  “主公!”

  蒋琬朗声回道:“严格来说……大汉的选官制度,只有‘察举制’……这一途径!”

  李牧依旧是面带笑意的朗声说道:“公琰且详细说来!”

  蒋琬点了点头,娓娓道来……

  根据蒋琬的详细解释,‘察举制’可概述为:

  察举制,也就是选举,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

  汉代察举选官的标准,大致有四条,即……其一,德行高妙,志节清白;其二,学通行修,经中博士;其三,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其四,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史称“四科取士”!

  四科取士大约起源于西汉,东汉时期,依旧是延续了这一选官制度。

  察举制度选官之时,有时候,只用其中的一两科;有时候,又是四科全用。不管怎样,都会有诏令临时规定。

  察举的标准,或者说,察举制选官的大科目,只有四科;但是,察举选官的具体科目却很多。主要有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通常指经学)以及明经、明法、尤异、治剧、兵法、阴阳灾异等临时规定的特殊科目。

  像“孝廉”、“茂才”这些,都是功名!有了功名,便可以过得官职!

  这些察举科目,实际上又分为“岁举”和“特举”。岁举是常用制度,特举是由诏令临时规定,不过,两者都是由下向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