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谭体元统率。

  谭体元在同治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放弃嘉应州,遭鲍超拦击,战了两天,死了一万六千多人。剩下的尚有五六万人,全数降清。谭体元与七百三十四名太平军军官一齐被俘,斩首。

  自从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军一共有十五个年头的历史,攻占过六七十个城市,穿过了当时十八个省份之中的十六个,兵力于极盛之时超过一百万。

  《细说清朝》八八、略论咸丰

  清方镇压太平军的第一功臣是曾国藩。倘若没有曾国藩,太平军可能把苏、浙、皖、赣几省长期占领下去。

  重用曾国藩,赋予他以节制四省全权的,是慈禧太后与恭亲王奕訢。

  然而,最先肯用曾国藩的却是咸丰。咸丰这个人,够不上称为圣主,也不配称为贤君,但是在位十一年,是一个中等的皇帝,比崇祯好,而且好得很多。

  祟祯的私生活颇为严肃,咸丰是好色之徒。然而崇祯多疑轻杀,咸丰则不疑不杀。作为一个皇帝,好色只是小毛病,多疑轻杀便是绝症。

  咸丰即位之时(道光三十年),年纪仅有二十。洪秀全在当时,是三十八岁。大清帝国与太平天国之间的战争,实际上也是咸丰与洪秀全两人之间的拳赛。一个二十岁的孩子,与三十八岁的成年人比武,不是容易的事。

  咸丰有庞大的领上,众多的人口,比较丰富的兵力与财力,诚然占很大便宜。但是,一切需要他决定,决定稍有错误,就一定逃避不了后果。他生长深宫,毫无行政经验与作战经验,面临太平军这样的巨敌,委实难以应付。

  帮手,他有,却太多。满朝的文武,各省的总督、巡抚、市政使、按察使、知府、知县、提督、总兵、副将、参将,都是他的帮手。在这些人之中,谁好?谁不好?谁可靠?谁不可靠?

  倘若是汉朝初年,问题就很简单。当皇帝的只消物色一个好丞相,把所有的噜苏事付托给他,自己垂拱而治。

  清朝自从雍正以来不仅没有丞相,而且连沿袭自明朝的内阁制度也名存实亡。全部政务,尤其是军事,要皇帝自己处理。所谓军机大臣,实际上仅是侍候皇帝的秘书而已。

  太平军初起之时,咸丰只晓得起用林则徐。他记得,当他八九岁的时候,林则徐对付英国人颇有办法。无奈现在林则徐已老,到不了广西,就在中途病死。

  这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穆彰阿告诉过他,说:“不知道林则徐能不能去呢?”当时,他很气,认为穆彰阿始终与林则徐为敌,是甘心媚外的卖国贼,就把穆彰阿革去本兼各职,永不叙用。同时,也惩办经手签订《南京条约》的耆英,说耆英是“无耻无能”。

  林则徐既死,咸丰想到了李星沅。这李星沅在云贵总督任上,平定过小规模的回民起义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