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2章 使节_万历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莫敬典三年一贡——当时军力孱弱,打的还是坐山观虎斗的主意。

  如今大明已非世宗时的大明,因需要大块殖民地舒缓帝国南方人口压力,不再坚持“两个安南”的模糊政策,亲自下场了。

  莫敦让看到正式诏书副本,郑松通过情报得到抄本之后,两人都明白了明朝廷的意图:重新将安南纳入版图并郡县之。对于莫朝来说,莫敬典于嘉靖时为了获得朝廷的支持,已经内附献土,并将升龙改称“东关”。

  万历十一年,莫敦让再次上表,对朱翊钧重申安南乃朝廷之土的保证——这也正是他在即将穷途末路时,能够获得大明支持的理由。

  已经做好进北部山区打游击的莫敦让狂喜暂且不提,黎朝太尉长国公看到朝廷给予北朝谕旨内容之后,夜不能寐,不到半月,头发白了一半。

  安南南北之争加上黎朝内部的“阮郑”之争,早已经把国家的战争潜力抽干。此时南北双方,郑氏武功最盛,兵马也不过五万之众。

  以五万疲惫之兵,抵挡一战击灭莽应龙的大明新军,郑松用脚趾头想也打不过。随着大明皇帝诏旨在安南的广泛传播,清化城已经陷入恐慌。光兴帝反复召见郑松,问他能否保住清化——如果保不住,咱们是投降还是往南跑。

  郑松回奏道:“皇上不必紧张。如今大明灭缅已经五年,兵锋所向,寮国、暹罗、占城等无不自危,臣将派遣使臣,点明唇亡齿寒之意,或可阻挠北兵。”

  “其次,臣听闻葡萄牙夷已被西班牙夷兼并,而大明与西班牙夷交恶,吾已遣使,赴满剌加求见其总督,或可能借来助力。”

  “三者,臣请皇上南狩,前往东山,以策完全。”

  “至于最后一节,我朝虽然恭事大明,但明廷不允我朝贡,至今五十七年了。臣请遣一精干使臣,赴大明京师朝贡——或可收缓兵之效。”

  光兴帝黎维潭此际十八岁,十二年的傀儡生涯早就把他的骨头抽掉,毫无英武之气。听长国公如此说,他脸色惨白落泪道:“长国公说的是。吾闻以小事大,理势之常,不过皇帝名号,有甚可惜?吾就算称‘都统使’,又有何妨?”

  郑松听黎维潭这话,如鹰隼般的眼光在他脸上一钩,冷笑道:“陛下为都统使,将置臣于何处?”光兴帝嗫嚅而不能答。

  郑松起身道:“臣料北兵南来,必然合莫氏之兵。莫氏鼠辈早已丧胆,见臣之将旗,只有望风而逃的份儿。若能乘隙败之,未必不能守一个和局——还请皇上准备一下,您先去东山罢。”

  万历十二年九月,黎朝使臣郑仲傀携带贡物到达广西,言辞甚恭,请广西巡抚代奏朝廷,准他入贡。

  为了能获得朝廷许可,使者郑仲傀替光兴皇帝起草的拜表中有“臣,都统安南,不过为陛下守土.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