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7章,四字真言_太子妃沈音和皇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宫里来。重阳的时候天好,可以在花园里转转。”

  百岁老人一个劲儿念叨:圣人万岁。

  三位九十多岁的、也高寿了,同念四字真言:圣人万岁。

  谢籀觉得父皇心情很好。

  但老秀才的身体确实不行了,好像是憋着一口气、教个学生出来。

  至于他秀才教的出进士,他还是蛮有才的。

  鉴于他身体,当今不好和他多讲。

  老秀才很有些遗憾,不过能看到明君,没遗憾了。

  至于他自己一点遭遇,这是免不了的。他很看得开。

  真正读书人,要有这骨,要有这心胸。

  老秀才念叨:“可惜早生了三十年。”

  桓樾劝:“养好身体,不晚。”

  老秀才知道自己情况,能熬到七十岁都是福气,看着储妃、心动。

  几个老人都很高兴,圣人是明君,储君仁,储妃善。

  广宁公主站在郭良娣身边,才明白父皇的用意。

  这个时候做这件事,再好不过了!专门去找都没这么好。

  当今召孙宏民说话。

  孙宏民站在那儿,很紧张。皇帝就是皇帝,好在他做的是善事。

  当今问:“以后有什么打算?”

  孙宏民苦笑:“哪有以后?若非巩善媛去,善堂都在考虑熬到年前还是年后。”

  这样说自然是不够的,孙宏民直接爆:“昨儿圣旨到,今儿一早就有人上门,这大概都得乱一阵。”

  桓樾插话:“有人故意扔到你那儿叫你养?”

  袁氏苦笑:“多了。那孩子病了,放到门口,治还是不治?我儿子都逼着学医了,自己来、能省点。好在乡邻还好,那实在治不好的,没人敢来闹事。”

  桓樾问:“若是多给些银子你们能把善堂办大一些吗?以后要更好的管理。”

  孙宏民回禀:“当年家母因没人照料不幸去世,我头脑一热,这么多年下来别的都疏了,对善堂倒是有点想法。”

  桓樾说:“那就一边琢磨着一边办,善字当头,但不能人善被人欺。”

  当今问:“青蛾想在仁和乡办个大的?”

  桓樾回禀:“妾觉得仁和乡不错,孙家愿意。这其中有件事,就是如何与朝廷的善丶政相补充,而不是哪家的饭好吃就去哪家。好像施粥的时候,有这家吃了还去那家,真饿的人是没说的。”

  大家都懂。

  灾荒的时候人都吃不饱,那有的钻空子就要吃饱。

  多得是这种自诩聪明人。

  桓樾说:“要让他知道这是善,心存善念;而不是理所当然,还觉得不满足,心生恶念。吃的着就吃,吃不着就偷。”

  桓樾强调:“妾认为每个人都是个体,有权利,同样有义务,比如养活自己。小的时候被父母养,心里就得记本账,长大了必须还。真还不了的,这本账必须在,是非要有,不能升米恩斗米仇。”

  巩韵低声说:“好多占便宜的,就说、给谁都是给。”

  袁氏附和:“有人说养谁都是养,那又不是我亲父母。”

  桓樾三个字:“不要脸!”

  郭冰附和:“不要脸!”

  袁氏也是做慈善的,大家有很多话题。

  孙宏民现在是正经县男了,可以写奏章。

  之所以给袁氏单独封敬善夫人,是表彰她。

  内官匆忙跑来、高喊:“八百里加急!”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