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8章 造纸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纸张?”

  李絮点点头,矜持道:“五六分把握吧。”

  得益于先前那份工作经历,她对许多行业的工艺都略有了解,尤其造纸术在大靖已经相对成熟,只是换一种材料,实现起来难度不算很高。

  说到草纸,这可能是来了大靖之后她心中最深沉的痛了,以至于赚了第一笔钱后,她就偷偷摸摸买了些价格最便宜的劣质纸张用来充当手纸,每次用的时候都有点心虚,总觉得被纸坊老板知道后会愤而拒绝交易。

  跟日常吃食用物不同,造纸术比较敏感,牵涉到太多东西,没有足够硬的后台她还真不敢碰。现在勉强算是有了自家人当后台,刚好魏渠和敖县又需要一项新兴产业带动经济发展,正好可以把手纸这玩意弄出来。当然,现在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能指望大部分人都用得起手纸,这只是顺带为之,关键的拳头产品还是用竹子制作的新竹纸!

  如果没记错的话,竹纸在历史上确实出现得比较晚,最开始用的还是渔网树皮等乱七八糟的材料。但到了后世,木浆纸和竹浆纸已经非常常见,甚至后者还压了前者一头。

  大靖现在还没有竹纸问世,她抢个先,说不定还能促进各家竞争,工匠们积极改进技术,再把造纸技术推上新的高峰呢,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这也是先前她向魏渠提议的脱贫法子之一,南方多草木,毛竹更多,不利用起来实在太可惜了。

  赵八达却有些犹豫:“如今造纸成本虽然下降不少,但也没低廉到可以用在那种途径的地步。万一传扬出去,怕是要惹得天下文人士子怒目!”

  李絮淡定道:“那就换个名字,叫厕布或厕巾嘛。再换个包装法子,比如说把它们卷起来——”

  赵八达忽然觉得,这法子听起来无赖,居然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

  前朝改良造纸法之前,造纸术更多掌握于各大世家手里,书籍和珍贵的知识也是同样,故而有“寒门难出贵子”一说。迄今为止,贺家产业当中也是有造纸坊的,只是成就远不及宣城,随大流罢了。

  不过,他前些年有过被主家派去纸坊巡视的经历,虽然只待了几天,却也大致了解了一遍造纸工序有哪些。

  当时,他还看到作坊角落里堆了一些残次品,某工匠还提了一嘴,说那次品品质太差,都快赶上草纸了,又大致描述了一番草纸的模样。

  若不言明那是纸,常人也不大能将一沓沓洁白平整的纸张和一卷卷淡黄粗糙的草纸联系到一起。

  “那,制作成本方面……竹子产量不如普通树木,就算此地盛产毛竹,恐怕也没法省下几多成本?”

  说着说着,赵八达愈发上心。

  如果李絮的“奇思妙想”真的能实现,恐怕当前造纸市场又要迎来天翻地覆的一番变化。能做头一个吃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