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1章 冯婶心思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

  旁人不知她的心思,只当她是本来就勤快,纷纷出言夸奖,也有人比冯婶更快地找王氏打听这姑娘的来历。

  王氏知道李絮不愿张扬,便也没说出小莲的婢女身份,只假托是个远房亲戚,听说自家有喜事特地来帮忙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刚好小莲年纪不大,跟魏寅只差一岁,两人又都是圆圆的脸,一同端茶送水上菜时走出来,竟给人一种诡异的和谐感,就有人想到了夫妻相一词,进而想到,王氏莫不是打算把这个远房亲戚说给自家次子。

  谁都知道魏家说亲价值最高的是长子魏渠,早在他刚中秀才时就有媒婆踏破了门槛,村里有女儿的人家那段时间没少对王氏赔笑脸,可惜,这

  些人全部败北。王氏的拒绝理由是先立业再成家,怕年轻人沉迷儿女情长影响学业。

  如果说先前魏渠是秀才时大家还能肖想下,但现在,他们是半点心思都不敢有了。举人可是能做官的,比秀才高出老大一截,就算不配个官家

  小姐,那至少也得要是豪商家的千金啊,他们这些泥腿子没权也没钱,哪来的脸面去说亲?

  于是,大家伙就很有默契地盯上了今年十四的魏寅。正琢磨着怎么跟王氏提这事,结果,横空杀出来一个小莲!

  “可惜了,这王氏还是那么精明啊,半点便宜也不肯让咱们占~”

  “瞧你这话说的,儿女亲事又不是做生意,还一家占便宜一家亏本的!”

  有适龄女儿的妇人就忍不住看多小莲几眼,酸溜溜点评起其品貌来。

  冯婶听得这番对话,忽然眼睛一亮。

  对啊,她怎么就忘了魏家还有个魏寅呢?

  春花去年那桩亲事黄了,名声到底还是受到些许影响,今年一整年居然没人来提亲,本来还会对她献殷勤的后生一个个偃旗息鼓,不由得她不

  着急。放眼四周,掐指一算,似乎还真就魏寅条件最好!

  有个举人兄长,家里做着吃食生意,自己也跟着“远房亲戚”在外跑商,年轻有为,又不是长子,不需要奉养父母,简直完美!

  也是怪魏家搬走太久,魏寅也一整年不在家,过去又是个闷葫芦,可不就没啥存在感么?

  想到这点后,冯婶猛地记起刚刚自己骂的那两句话,心里不免发虚,眼珠子一转,落在被父老乡亲们敬酒的魏渠和陪在魏渠身旁替喝酒的魏寅二人身上,忽然来了主意。

  她猛地加速,将碗里堆得高高的肉食猛吃一通,又趁人不注意,端着个半满的碗溜走,甚至还让大儿媳帮她打掩护。

  冯家儿媳简直没眼看,只第不知多少次懊悔嫁过来,摊上这么个倒霉婆婆。

  有留意到的人也不过一笑置之,以为冯婶丢了脸不愿意再待下去,提前退场罢了。

  不多时,冯婶又若无其事回来了,对同桌人说:“嘿嘿,水喝多了,刚刚回了趟家放水~”

  同桌人只当不知道刚刚她顺走了大半碗肉,反正又不是自家出钱买的,有啥好心疼,一会她们也可以捎点回去当晚饭啊。

  这会儿,厨房的活计大都忙完了,菜也差不多上齐了,王氏这个女主人也先一步出来,跟妇人们坐在一起吃喝说笑,端起酒杯谢过村里人这些年来的照顾。

  场面上一时十分热烈,老少爷们喝得脸庞红红,妇人们也欢声笑语一片。

  只是到底天气寒冷,正是腊月时节,酒过三巡时忽然飘起小雪,老村长便委婉提议先散了,免得大家伙受冻病倒不美。

  众人从善如流起身,分菜打包的,收拾碗筷的,攀交情的,打听消息的,魏家闹哄哄的,比先前更乱了几分。

  于是,也没人发现,被冯婶耳提面命提点过的春花早已红着脸来到魏家墙根下。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