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一章 势如破竹(二)_妻乃上将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啥事没有。

  甚至于,有些周军士卒连躲都懒得躲,顶着脑门上那块放满了冰土的木板,就那样沿着隧道来到了潼关底下,将冰土倒在潼关下。

  而令谢安感到有些意外的是,长孙湘雨又用到了一个他曾经告诉她的常识,流水线工程。

  简单得说,负责在潼关底下开辟道路的士卒,并不需要来回跑,他们只要在隧道中站成一排,将盛着土的木板沿着同泽将前送,一直送到潼关之下,而空的木板,则从另外一条隧道中的士卒往回传递。

  换而言之,整个过程,所有的周军都处在隧道掩体的保护下,头顶唯一的空隙,也被头上所顶着木板罩住了,除了偶尔有些倒霉蛋被叛军从缝隙射中外,可以说是万无一失。

  当然了,见周军往潼关外侧城墙下填土,潼关内的叛军也不是傻子,哪里会想不到周军的图谋?好几次曾强行打开城门,与周军决战,但遗憾的是,长孙湘雨在城门附近设置了一波弓弩手,用谢安所教的冰土盖屋原理,造了几座仿佛碉堡般的防御设置。

  堆一层土,泼一盆水,再堆一层土,再泼一层水,这样建造起来的碉堡与隧道掩体,在眼下寒冷的天气下,非但建造速度极快,而且建造而成的防线简直要比钢铁还结实,别说叛军的弩箭无法射穿,甚至于,用重锤敲击也不见得能够摧毁。

  不得不说,潼关上的叛军被长孙湘雨这条计策弄个一点脾气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潼关城墙外的积土越来越高。

  是叛军太无用?

  不!只是长孙湘雨太厉害,借助了天气,将不可能化为可能。

  望着潼关下的冰土道路渐渐建成,谢安心中感慨不已。

  他不得不承认,长孙湘雨这个女人,越来越令人感到可怕了,她很擅长将谢安所教他的那些常识,用在两军作战之时,比如说攻洛阳时的黑烟,比如说眼下的冰土防线。

  这种超越这个时代的战术、谋略,谢安不认为那些叛军有办法破解。

  如果叛军聪明的话,就应该掘渭、洛两川之水,将其引入潼关外的隧道,这样一来,潼关外周军花了好些日子挖好的隧道,便会被水填满,继而在寒冷的天气下冻住,使得周军功亏一篑。

  只可惜,长孙湘雨攻秦关的方式,对于潼关内的叛军仿佛是产生了心理阴影,弄得他们说什么也不敢再自掘坟墓。

  或许,这就是长孙湘雨之所以敢这么做的原因吧。

  望着那些叛军每日登城楼,仿佛发泄般朝着底下的周军射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的箭矢,谢安就知道,潼关,完了!

  毫不客气地说,面对着长孙湘雨这种步步为营的战术,潼关的叛军一开始就不能让周军将隧道挖到潼关外侧,让其站稳脚跟,而是应该勇敢地冲出来,与周军决一死战。

  当然了,不怪潼关的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