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章 箭在弦上 第二十五节_大汉帝国风云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些持赞同意见的大臣们。”

  “这完全没有必要嘛。”李弘叹了口气,

  “大臣们上奏劝谏,乃是保证社稷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怎么能稍不如意就处罚上谏大臣?这不是堵塞劝谏之路吗?”

  “长公主还是善于纳谏的。”徐荣苦笑道,

  “只是这位祢衡大人一向狂傲,得罪了朝中很多人,长公主早就不想用他了,此次不过是找个借口而已。其实,他的奏谏还是不错的,只是上谏时机不好,而且所献方法也不妥。不推行节俭之风,就是允许奢华,奢华之风一起,吏治的败坏也是早晚之间的事。”李弘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找个机会,我好好劝劝长公主。这位祢衡大人不但不能撤,还应该得到重用。他的目光很锐利很独特,是个中兴能臣啊。”接着他看看徐荣,笑着问道,

  “子烈,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有人上奏长公主,提议重新实施五等爵位制。”徐荣说道,

  “目前很多大臣的官爵已经拜升到了极限,没有再升的余地。朝廷若想褒赏,只能赏赐更多的食邑,土地和钱财,但这样一来,又和朝廷实施的新田制有冲突。朝廷因此很被动很尴尬。有功者得不到封赏,对朝廷来说是刻薄,对立功者本人来说是一次严重的打击,所以重新恢复五等爵位制成了目前唯一的救急办法。”

  “五等爵位制在给享有者带来荣耀和财富的同时,也给社稷带来了很多不稳定的东西,正是这些不稳定的东西促使大秦国以二十等爵制代替了五等爵位制。”李弘诧异地说道,

  “前年长公主和朝廷不是否决了这个奏议吗?怎么还有人提?”

  “你不知道?”徐荣惊讶地望着李弘说道,

  “这不是新任尚书左丞相董昭的奏议吗?”李弘哑然失笑,连连摇头,

  “这个仲渊,大概忙糊涂了,这么大的事都不告诉我一声。”

  “你回到晋阳后,还是不管尚书台的事?”徐荣吃惊地问道。

  “我哪有时间管那些事?”李弘摇了摇手,

  “尚书台属于中朝,本该由长公主督领,我不过挂个名而已。再说,我不在晋阳的这段时间里,仲渊把尚书台的事管理得井井有条,我也没必要插手,随他去办吧。”徐荣脸显忧色,欲言又止。

  李弘假作不见,笑着说道:“这位董昭大人很有才华,跟着我北上大漠,跑了几千里路,帮我解决了很多棘手的事,所以我回到晋阳后,马上把他举荐给了长公主。他那个奏议长公主有什么意见?”

  “长公主正在和我们商议,口气已有所松动。”徐荣说道,

  “这个五等爵位制经董昭改动后,不过是个荣耀而已,和过去的列侯没什么区别,只是食邑稍多一点而已。目前朝中文武大臣中,位列关内侯,列侯爵位的人很多,如果再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