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四十章 婚礼_宋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子卬遂以大雁为礼,与赵氏定好良辰吉日。

  迎娶的当天,西边的云彩褪去最后一丝绯红,月儿弯弯,悄然爬上了树丫,公子卬在馆舍的东边陈放了三只鼎,鼎的主面正对着北方。自古坐北朝南,北面意为着尊上的方向。

  与晋文公相似,公子卬的婚礼没有婚房,只能以歇脚的地方来替代。馆舍内一时间热闹非凡,听说晋国最有权势的人要嫁女给馆舍内的旅人,一时间观者如云,人潮如堵。

  按照礼节,厨子把烤乳猪剖去蹄子的甲盖,烧了十四尾鲫鱼、烹制了一双雌雄白兔,管理把这些熟食盛放在鼎中,盖上鼎盖,固定好抬杠。

  先秦时候,东边的台阶是用来迎接宾客的,因此管理派人把它清洗干净。医万把醯酱两份、肉酱四份,用白布盖好,再把黄米和小米放在四个食器中。田双用文火炖好肉汁,肉香四溢后,把酒樽,也就是温酒的工具,放在北墙边的案上,把酒水放在酒杯西边一丢丢的位置,用粗葛布盖好,在酒樽南边一丢丢放上小木箱子,箱内装着四只酒爵和合卺(喝酒的匏瓜瓢)。

  洞房布置好了以后,公子卬和部下都穿上黑色的礼服,坐上被涂黑的车架,喜滋滋地燃起照明的松脂,向赵家进发。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赵家内宅。一双褶皱的手将善儿的头发打理好,在善儿的胸前戴上丝绸的佩巾,是为缡。

  “没想到善儿结缡的这一天来得真么快。”

  说话的是善儿的女师,曾经负责给善儿传授女德、婚前性知识和家庭财政学、家庭管理学。她傍立在善儿的右边,头巾束发,簪子相嵌,身着黑色丝制礼服。

  善儿小脸蛋红扑扑的,霎是娇羞,身上穿着上衣下裳不分的黑色袍式礼服,女师说过,这形制是为了告诫新妇的从一而终。礼服的下摆是浅绛色的,善儿整个人焕发着荣光。

  “真好看。”两个从嫁的远房堂妹着黑衣,并簪子,披着花纹朴素的单披肩羡慕地感慨。

  “古者嫁女必以侄娣从,谓之媵。”——《仪礼·士昏礼》。

  两个堂妹都是赵氏、嬴姓,系赵盾三服开外的侄女辈。除了宋国等少数奇葩国家,先秦婚姻的法则信奉同姓不婚,而贵族女嫁给门当户对的异姓,大概率是要远嫁的,这辈子注定要在异国他乡安度一生。

  许多贵族女孩适应不了当地迥然不同的方言,一辈子只能困在内宅,出于给女儿余生提供一个唠嗑、扶持的闺蜜的考虑,娘家人视其身份地位,会从同姓的亲戚,甚至是自己的庶女中,遴选几个陪嫁,是为媵。

  诸侯嫁女,从八媵;秦穆公嫁女给流亡公子重耳的时候,配上四个媵;赵盾地位在秦穆公之下,降低标准,从穷亲戚家搬来两个侄女陪嫁。

  青春稍长的侄女,她的母亲是赵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