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02章 缤纷多样的世界_血色征途:东北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尚文权的那句话不但是他自己的心声,也是处在剧烈变革时代所有中国工人的心声。

  记得十几年前的某次春节晚会上,一个小品里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八级钳工相当于高级知识分子!”,这句话当时引得众人哄堂大笑,显然,人们当时已经把这句话当成了笑话。

  但是在六七十年代,这句话却最正确不过。

  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工人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因为进入工厂成为一名工人,意味着收入稳定,工资收入高,社会地位高。

  姑娘们选对象,首选的是国家工人。听了没,不是简简单单的工人,而是在工人前面要加个前缀,叫国家工人!这可是现在绝对不能想象的。

  由此可见,当时工人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有没有文化的工人,都知道宪法里明文规定的这句话。

  都是国家的领导阶级了,工人的地位能不高吗?但是到了八九十年代,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这句话却慢慢的从人们的嘴边消失了。

  因为此时当兵的已经成了“臭当兵的”,工人已经成了“臭工人”,这些当年光辉耀眼的职业已经不再吸引人,取而代之的是大款,倒爷,各种致富能手,他们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了社会上的佼佼者。

  听着尚文权愤愤不平的在那抱怨工人社会地位的下降,甚至下降到连病都看不起的程度,沈天龙也挺无奈。尽管他同情尚文权,但他却知道尚文权所说的就是现实。

  现在工人不行了,退伍军人也不行了,教师也不行了,人们不再以行业的性质来评价一个人,而是凭借金钱的多寡来给一个人定性。

  不管你所从事的行业多有意义,多崇高,多有教育意义,但是如果没有钱,那再多的光环也统统都是白费。

  从九十年代开始,中国社会正式进入了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代,当然,这些小个体户们的黄金繁荣时期也就十年,再十年后,社会又进入了拼爹时代,这又是人们所预料不到的。

  总之,九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社会是谁有钱,谁就牛逼,谁就能受到尊重的时代!

  对于这一点,沈天龙到是感受颇深,因为杨七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对比尚文权,杨七郎现在过的很滋润,而且对比其他的暴发户,杨七郎又年轻,又帅气,俨然是个年少多金的主。

  这样的人不受到尊重谁受到尊重?

  按照以前的说法,杨七郎是个少年犯,是个蹲过监狱的人,如果还处在六七十年代,杨七郎这样的人出来以后肯定没有单位要,要工作没工作,想种地也没有地,这样的人恐怕连媳妇都说不上。

  但时代必经是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