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二二八 缴获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汉子拎着一只带血的包袱过来,在众人面前把包袱解开,露出了里面的银子和铜钱,在火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他先把几锭五两重的大银子放在秤上,那两个负责看秤的人称了称,又借着火光仔细端详了一番这银子,然后高声道:“纹银二十五两,成色,九成!”

  说罢,便是把那银子放在桌子上,让刘大库和白忠旗两人过目。

  两人都看完之后,刘大库又喊一声:“纹银二十五两,九成。入箱!”

  他和白忠旗两人便齐刷刷的在账本儿上记好,然后旁边一个汉子便把这些银子拿起来,在武库大门和桌子中间的空地上,放了足足有六七个大箱子,一个个足有柜子大小,又大又深。其中三个箱子里面装的是银子,里面已经堆满了大小不等的银锭或是碎银。三个箱子上面,分别写着:五成、七成、九成的字样,想来是按照银子的成色将其分类储存。

  而旁边的一个略小些的箱子里,则是堆满了各种首饰珠宝之类。在它旁边,一个小箱子里面,则是黄灿灿的金子。其它的,就都是铜钱儿了。

  这汉子把那几锭银子放进写着‘九成’字样的银箱里,又退到桌子旁边站着。

  此时的那些负责称量的又喊道:“纹银五十七两,七成。”

  捧了一堆碎银和小银锭子放在桌子上。

  ……

  “大钱十五吊——万历金背钱三吊,崇祯跑马钱五吊,剩余为杂钱及私铸……”

  场中负责经手这些财物,称量财物,乃至于把财物抬进库里面的人,全部都是一身短打,也就是下面只穿了一条鼻犊短裤,而上面则是穿了一件儿小衣。

  而且这些衣物上面一个口袋都没有。

  这是这一行业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不成文的规定,不管是民间的库房,还是官府的库房,都是如此。

  在这里面当差的,称作库丁。来了之后,须得换上这种没口袋,又短又小的‘工作服’,这样是为了防止他们偷东西。尤其是银库,太仓,这种地方,就更是如此。

  这大冷的天儿,他们穿的这么少,一个个都冻得嘴唇发青,浑身哆嗦,董策隔着那么远都能听到他们牙齿打颤的声音。不过没有一个敢于抱怨或者是流露出不满之色,不单单是因为董策等人在这里,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很珍惜这份儿差事。

  这些汉子都是从百姓里面选出来的。当初选他们的时候,就一个标准——忠厚老实,不似奸邪。一共选了八个人,在武库里头当差,都是经过苏大成和刘大库过眼的。

  他们不用干大劳动量的重活,也不是每日领粮食,而是每个月领取一石粮食,足够一家四五口吃的了,还有富余。除此之外,中午还管一顿饭,顿顿都有肉由鱼,有时候中午的剩下了没吃了,两位仓大使就会让他们带回家里去。

  因此他们的差事在邻居们眼中是很体面,地位也颇高。是以每个人也都很珍惜。

  两个同样穿着短打衣服的库丁抬着一口大箱子过来,正是铁太保的那口。打开箱子,里面银光闪耀,耀花了他们的眼。箱子里头整整齐齐的码放了许多银锭,看大小都是五十两或者是更大的大锭!一层一层的,从上到下。想来这箱子是从哪个大户人家抢来的,里面的银子也是早就码放好了的。

  很可能就是苏家。这把刘大库都惊动了,他屁股离开椅子抬身瞧了一眼,瞧瞧咽了口唾沫。他瞧了对面的白忠旗一眼,赶紧把那贪婪的神色收了起来。他自然很清楚大人让白忠旗和他一起记录是为了什么,自然就是防备自己弄虚作假。白忠旗是大人的心腹,他是知道的。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崇祯七年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