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九章 堰官_季汉当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亮派来的人接回家中了,他自是要先去丞相府向诸葛亮禀报在都安县的经过。诸葛亮昨日已经得到了陈震的呈报,羌人此次作乱虽然声势颇大,但汶山郡足以应对,因此他只是让蜀郡太守杨洪派出了援兵前去协防,但蜀郡的援兵还未进入汶山郡内,今日就已经接到了羌人已被击破的军报。

  虽然自家夫人和子女的已安全回城,但在听完杨清详细的禀报后,诸葛亮也不得不感到一阵后怕并在心中道了声万幸,还好有将士们的英勇厮杀以及杨清的妙计,不然此时的结果可就两说了。所以他不仅称赞了杨清一番,还特意地谢过了杨清对诸葛果的救命之恩,关怀地给杨清放了几天假,让他在家好生歇息。

  杨清肚子上的伤口本就不深,现在都已经结疤了,他又想到一紧急之事,故而今日特来面见诸葛亮。

  “谢丞相关心,休养了两日现已无碍矣。”杨清坐下来拱手回道。

  诸葛亮点了点头:“无碍就好。那你今日前来有何事啊?”

  杨清道:“丞相,经过此次都安县一行,清已深知大堰之利,实乃蜀中农本也,故汶山郡的蛮夷也非常觊觎此堰。此次羌人生乱,不仅有天寒难耐的缘故,更是为都安堰而来。所以清以为此堰的安危关系到蜀中农事生产,不可不防啊。”

  诸葛亮也知道这一点,同意道:“的确如此。”如今朝廷还是按照灵帝时期的成策以汶山太守的属官都水掾来主管维护大堰之责。现在看来这个制度恐怕也不能护好大堰,诸葛亮知道杨清此来必是有解决之法,因此又接着问道:“那明之有何妙计呢?”

  杨清答道:“清以为还是要将大堰的维护改为由朝廷直接负责比较好,这样朝廷可以直接地掌管大堰来防洪灌溉。”

  诸葛亮沉吟片刻,颔首道:“此策可行,如此一来就要专门设置一堰官来主导此事。”

  “丞相所言甚是。这堰官某以为当以都安县令兼之,另外还需征用上千丁口专做维护之事,既可防止蛮夷侵扰,又可作为郡中机动兵力随时调遣。”堰官制度是原本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后粮运不继才越发觉得都江堰的重要命脉作用而设置的,此时杨清因经历羌人之乱而提前建议设置,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此堰对成都平原的灌溉作用。

  诸葛亮心中明悟杨清的担忧,笑道:“善。另外大堰每岁何时修葺?如何修葺?这些都得定下陈例,如此一来,此堰无忧矣。”

  “丞相远谋,清不如也。都安县令严弘久知堰事,可命他拟个具体的条陈至府议论断。

  “可。”诸葛亮同意,这次羌人之乱都安县令严弘的表现,杨清也曾禀告于他,此人是个可造之才,他日可以加以重任。

  杨清见所呈之事诸葛亮都已允准,当即想要告辞退去,哪知诸葛亮将适才所看的竹简递给他观看,邀他一同参详参详该如何回复。杨清还以为是郡国官吏写给诸葛亮的书信,谁知一看竟然是魏人来书,这可令他吃惊不已。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