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三章 讲兵演武_季汉当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司命,主将之威势。将能执兵之权,操兵之要势,而临群下,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随所遇而施之。

  若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故而为将者,必有腹心、耳目、爪牙。

  无腹心者,如人夜行,无所措手足;无手足者,如冥然而居,不知运动;无爪牙者,如饥人食毒物,无不死矣。故善将者,必有博闻多智者为腹心,沉审谨密者为耳目,勇悍善敌者为爪牙,如此才能掌执兵权、号令三军。

  今日就先讲到这里,诸位有不明白的尽可发问。」

  诸葛亮一口气将兵权对于将领的重要性讲完,直叫在座众人听得如痴如醉,如赵云魏延等宿将有如醍醐灌顶,往常隐隐约约感受到的统兵之术忽然觉得清晰透彻起来。

  诸葛亮乃当世兵法大家,众人听讲学习都还来不及,哪还有余力发问?

  堂内只有杨清这个唯一的后世之人触类旁通,因问道:「丞相之言直让我等如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只是有一点清稍有不解。」石

  「哦?是什么?」诸葛亮来了兴趣,好奇地问道。

  杨清道:「诚如丞相所言将领必须有腹心、爪牙、耳目方能真正地掌握住兵权,可是腹心难觅、爪牙难寻、耳目难养,故清不知将领主事兵权是以发乎个人之力还是源于军中之制?」

  杨清此问就是乃是为了理清兵权的掌握是依赖将领个人的能力还是军中制度的约束,他是倾向于军中制度的保障的,人力终有力穷时,只有形成制度才是万事不移之法。

  诸葛亮沉吟半晌,笑道:「明之所问倒是一针见血,吾只能说为将者若是智勇双全,自当能以人力御之,若才干平平,则须依靠戎制贯之心力。」

  这个答案和杨清想的一样,但见他拱手回道:「丞相之言甚合明理,清明白了。」

  诸葛亮微笑着点了点头,又向众人询问是否有其他问题。众将还是各自提了些问题,诸葛亮都一一作答,直到再无异议,今日的讲武方才结束。

  杨清出了讲武堂高级班的学堂,正欲返回营帐休息一番,好留有精力参加下午的阵法演练,谁知卫敏突然出现拦住了他的去路。石

  「卫中郎这是?」杨清不解地问道。

  卫敏道:「君侯,南边之事有了回音,请君侯到我的营帐内详谈。」

  「哦?甚好!」杨清先是一惊,然后爽快地答应道。

  校场附近一处营帐内,卫敏低声与杨清交谈着,他将韩冲送来的禀报尽数道了出来。

  杨清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沉吟了良久,起身行了一礼:「多谢卫中郎全力照顾,如今夏侯娘子顺利脱身实乃游卫府鼎力协助之功,清在此谢过了。」

  卫敏哪敢受杨清如此大礼,赶紧从席上起来躬身还礼道:「君侯如此大礼可是折煞卫某了,夏侯娘子本就是为我游卫府的功绩才冒着危险潜入敌巢的,该致谢的应是卫某才是,岂敢受府君大礼?」

  「哈哈,卫中郎,你我之间就不必互相谦让了,此次功德圆满都是众人通力合作之故,你我就对各自的属下自行嘉奖吧!」杨清开怀笑道。石

  卫敏也笑着回道:「君侯说的极是,此番伪魏高级校事青雀及其团伙悉数被擒杀,是该大力封赏有功人员啊。」

  杨清点了点头,又和卫敏说了会儿话,这才告辞离去。刚出营帐,就有一中年文士与他擦肩而过径直进入卫敏的营帐。

  杨清见他袍服紧裹看不清容貌,好奇地停下脚步回头看了一眼,透过帐帘缝隙瞧见此人躬身对卫敏行礼道:「属下郭模见过中郎。」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