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24章 正言,正身,正行(加更4)_成为了道医之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鲤鱼宴席。

  有鲤鱼豆腐汤,红烧鲤鱼,糖醋鲤鱼……

  那敖雅娴暗自心惊:“这户人家,这下马威,好生厉害。”

  正心惊,李福德自己就在饭前跟着全家人坦白:“昨日夜里,完成了一桩心事。”

  只听他徐徐叙述:“当初冬日,所见牧羊女,衣衫褴褛,十分可怜,就起了怜悯之心,得知其家中情况,竟然不把其当人,如此折磨,便起了解救之心。”

  “只是当时,爹,还有侄儿都极力反对我去送信,将其救出。”

  “以至于时时心中想起此事,与人诺,而不信乎,给了人家姑娘希望,又叫其陷入虚无的等待之中,实属不该。”

  “昨日夜里,因此外出,想再劝一劝那姑娘,趁早逃出火海。”

  “得亏侄儿相助。”李福德道:“那姑娘既然已经逃出火海,我也就心安了,只是那姑娘还没有个去处,还请父亲安排。”

  “你对她没有意思?”李宝京问道。

  “君子不趁人之危。”李福德道:“我只是生怜悯之心,又何来贪色之心?”

  李郸道笑着道:“倒是我们误会多了。”

  那在缸中的龙女更是心凉一截。

  李戚氏道:“我倒是听过这样的事情,不过是寡妇的事情,寡妇一个人被公公婆婆虐待,乡里另一个读书人看不眼了。”

  “于是帮那个寡妇干活。”

  “于是便传出风言风语,说是寡妇和着这个书生,将丈夫害死了。”

  “连着她公公婆婆都信了,要将那寡妇浸猪笼。”

  “后来呢?”

  “书生名声臭了,被书院除了名,想当教书先生,地方都说他品行败坏,饿死的。”李戚氏说道。

  李郸道听了道:“普通人都只说,寡妇门前是非多。”

  “稍微会思考的,就是流言蜚语猛于虎。”

  “但本质还是,君子合德,就算帮忙,也要以不以惹起他人误会的方式去帮。”

  李郸道又讲了智子疑邻的故事。

  “言行举止,合乎道德,他人没有可以抨击的地方,这才是根本。”

  “像是叔叔你,若是说没有喜欢,为何三翻四次不顾家里人劝阻,与之相会?”

  “为何不是白日,而是深夜?”

  “为何独自一人,又没有旁人可以作证?”

  李郸道说道:“百姓只要有合离的怀疑,就可以说出来,便不是造谣。”

  “那书生,和寡妇真的没有情吗?”

  “还是有情?只是克制住了?”

  “其处理事情的方式就错了?”李福德很快就悟到了。

  “可是如果处处讲究?那不是伪君子吗?合乎情理的感情也不能有吗?”

  李郸道说道:“孔夫子说,仁是克己复礼,叔叔,你学了这么多,难道不明白吗?”

  李福德点头:“原来如此。”

  “为人如此,为官如此,不能说因为情理,就不合乎道德规矩,这也会成为别人抨击你的地方。”

  “天下受苦者众,不能以泥人之身,渡人过河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叔叔,你要先自身到了,达的境界,再去兼顾他人的博爱,要不然,就只能是小爱,男女之情的私爱,欲念之爱。”

  李宝京惊讶李郸道哪里来的歪道理,不过确实很有道理。

  总结就是:不能叫别人说闲话,爱惜羽毛。

  李福德明白了:“好。”又道:“如今明白,我只是怜悯于他,又无别的办法,只能出此下策,或许有一日,我能定泾河兴废,便可堂皇大势压之,审判阴阳神鬼。”

  李郸道听李福德这么一说,顿时感觉不得了啊,不得了啊!叔叔你的野心这么大啊?

  “嘴皮子是嘴皮子。重要的是知行合一。”李郸道说道:“叔叔你昨晚的行为就完全不一。”

  “正言,正身,正行。”

  李福德将一家人紧张的误会解开,反而松了一口气。

  李郸道便借着这个机会道:“正好我要去云游,可以帮你将洞庭龙女送回洞庭湖去。”

  一时间沉默。

  “你说什么?”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