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8 最后一个乐器就是尺八_他以时间为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人认为天上应对地下,万物都有关系,而且这种关系也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会发生改变。因此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星图就应运而生。早期的星图绝大多数见于墓葬,以壁画形式绘制于墓室穹顶或者四壁。

  就像是《史记》中记载秦皇陵墓有“上具天文”,这里的“上具天文”应该指的就是墓室顶部绘有星象图。

  又像是他们去过的汉墓。

  墓葬星图早见于两汉时期,到了隋唐盛行,直到辽宋时期也有发现。

  敦煌星图以经卷方式震惊与前,甲本是现存最古老星数最多的星图。上面的星点以黑色、橙黄、圆圈和外圆圈内橙黄点多种形式标注。

  而甲本中分赤道和北极,乙本是一幅紫薇恒及附近星图,只是残卷中的一幅,而且破损极为严重。

  江执说得没错,0号窟中星图的出现,足以证明敦煌星图绘制的年代要早于当今世人定义的,不但如此,还将以其完整性给后世带来更多的参考价值。

  肖也和沈瑶火急火燎赶过来的时候也瞧见了眼前这幕,沈瑶差不多跟盛棠一个反应,惊喘了一声,肖也愣了好半天,不可思议地说了句,“我去,这……星图确定是画上去的?”

  他想表达的意思在场三人都明白,之所以为之震撼,是除了星图内容的完整外,绘制的方式方法也极其巧妙和赞叹。

  江执将光补了些,追到山壁上,又沿着星图所在的山壁一点点照过去。

  “你们看,绘制风格远远早于唐代,画师没将山墙铲平,而是利用了山石的凹凸不平来构建空间感,这很讨巧。”

  在敦煌壁画中,处理空间感问题为代表的当属凹凸晕染,像是第27窟、第30窟等,其中盛棠临摹的第254窟中也存在。

  “跟经卷上的用色差不多,黑色为甘德星,赤色代表石申和巫咸星。赤道也是横向,太阳位置和昏旦中星是沿用了《礼记·月令》,补全了敦煌乙本的残缺星位,重要的是,”江执顺着光线,赞叹,“除了利用山石的自然条件外,画师们还采用灰色调来做暗影处理,这就更形成了视觉上空间层次感。像是金元时期第3、第97、465等窟中,画师也会利用黑白灰制造空间感,但显然眼前这幅形成了完美的纵深感。”

  加上整幅壁画从穹顶到周围山壁,一个弧度下来,什么叫身临其境,四人真是深有体会了。

  就仿佛真的置身宇宙星河之下,静看千年斗转星移。

  肖也借着光,暗叫,“星还会闪!”

  “不是星在闪。”江执冷静告知,“是上面附着了寄生物,它们接触到了外面的空气变得活跃,所以看起来整个星空都十分逼真。”

  像是最开始想要窜出外面的黑雾。

  盛棠哦了一声,“我懂了,跟汉墓的那幅山鬼图一个原理!”

  寄生物与颜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