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七章 等(加更求票)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有人问明朝官场上什么差使收入最高的话,或许有人会回答说盐道,还会有人说是河道。

  没错,盐乃是国家最重要的赋税收入来源,如两淮盐道衙门,每年国家核定下发的盐引就是十纲,共计十万引。这些盐引给谁不给谁,全凭盐运使和巡盐御史心意,盐商们还不将大笔银子乖乖地送到官员们手里讨好。

  至于河道,为了防治水患,国家每年都会拨下百万两银子巨款给黄淮河道修筑堤坝。这用进去多少土方、多少石料、多少人工,还不是河道衙门一支笔写个数字的事情。反正黄淮年年发大水,一冲,就是一笔糊涂帐。

  只要你做了这两个衙门的官儿,干上一任,五辈子的钱都赚回来了。

  不过,灰色收入总归是上不得台面的。人在官场上行走,哪里有没有仇人。你贪墨公款,收受贿赂,总归有东窗事发的一天。只要政敌有心整治于你,要找罪名还不容易。

  因此,真正说起收入最高的职位,就只有每届各省乡试的大宗师了。

  大宗师临案主考,录取的举人按规矩都会到他那里去拜师,还得奉上一大笔谢师银子。

  银子的多寡不定,家境贫寒的考生五两可以,二两也可以,反正就是个心意。出身豪门的举人,几百两也是有的。

  一场秋闱下来,如果不碰到陕西那种只录取九十多人的情形,两三百举人总是有的,那么谢师银子就达到惊人的万两之巨。

  而这笔收入是合法的,谁也没有权力追究。道理很简单,这涉及到中国儒家文化的传统:学生在拜师学艺的时候,要交束休交学费,孔夫子收徒的时候还叫学生们给他一条腊肉呢!

  只要做一届大宗师,贫寒的官员们就能一跃挤进中产的行列。而且,还能收几百前程远大的学生,蓄养人脉。

  做考官内是朝堂上最抢手的差使,每到乡试的时候大家都会争得面红耳赤。

  有鉴于此,国家就定了制度,你要想做乡试考官,可以,去考,择优录取,谓之大考差。

  还有,高品级的官员不许出任此职。

  六部尚书,各院部堂官你们就别凑热闹了。尔等已然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天下,现在又去做考官广收门生,是不是想结党啊?

  考官只能从七品以上,各部郎中以下含郎中之中遴选。

  第三,每个人一辈子只能做一个主考官。不然,你每届都当主考,干上一辈子,收他几千学生,鬼知道这学生中要出多少阁老、尚书,这朝堂岂不变成你家开的?

  这么说来,此番是顾言平生第一次做考官,也是最后一次。不过,顾大人的运气也是好,做了顺天府的乡试大宗师。京城乃是人文会萃之地,学生的素质虽然比不上江浙,在北方也是首屈一指的。就算素质差点,可京城土豪背景雄厚啊,谁也不知道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