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七章 年纪大,紧张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朝文官系统总得来说分为两大块,一块是行政执行部门,一块是监督纠察部门。

  内阁和六部五寺负责行政,科道则负责监督,就是常说的清流言官。

  科道科道,科就是六科给事中,道就是都察院御史道。

  六科给事中正七品,可说是明朝权力最大的七品官。

  给事中掌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封驳诏旨,驳正百司所上章奏;监察六部诸司,弹劾百官,与御史互为补充,记录编纂诏旨题奏,监督诸司执行情况;乡试充考试官,会试充同考官,殿试充受卷官,品卑而权重。

  六科,六科,顾名思义,就是驻扎在六部监督官员的的人。按照明朝的制度,六科各设都给事中一员,左、右给事中各一员。给事中总数四十人,吏科四员,户科八员,礼科六员,兵科十员,刑科八员,工科四员。

  平日里,给事中都在六部办公。各部的公函往来,政务处置都需要先给给事中过目。若是不顺他们的意思,直接就给否了。

  另外,除了给事中之外,锦衣卫和东厂也会派人去部院坐堂。

  明朝的言官是专门给官员们鸡蛋里挑骨头的,不过,却并不代表他们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受管辖,今年六年一届的京察他们也要接受考核。

  那么,言官的考核标准是什么呢?

  很简单,那就是你弹劾了多少人,办过什么案子。

  估计这个邹给事中今年的业务指标没有完成,要借延庆州学衙门学生上书一事搞事情。

  他的目标可不是生员,而是州学。不不不,贾学正不过是个九品官,搞他能有什么政绩。

  如此看来,卢知州这个从五品正印官才是我们的邹应龙大人这场杀怪升级游戏中的终极大boss。

  就这么白跑一趟,两手空空地回去,周楠有些不甘心。道:“卢知州不若找人在京城活动活动。”

  对此,卢知州倒不讳言,拍案道:“周行人,那邹应龙与本官有隙。以往就已经上过几次折子弹劾我州州务,这次来延庆似是志在必得,怕是不好对付。这就是个小人这次是冲着本官来的,本官自是不惧,只是不想牵累了行人。”

  原来这二人有私仇,那就没有调和的余地了。这事和周楠也没有半文钱关系,自然懒得再问,就道:“如此下官就回京了,多谢知州盛情款待。”

  又说了一会儿话,周楠告辞而去。师爷将他送出衙门,又递过去一口小布袋。打开来一看,里面是一堆散碎银子,估计大约有五十两左右,应该是给的程仪。

  回到州学,周楠将郭书办叫来,分了二十两过去。

  见这个上司如此大方,郭书办大喜,连声说还是行人的面子大,卢大人竟如此客气,这一趟延庆本以为没什么油水,想不到人家这般爽利,倒是没白来。

  心中又想:人家以前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