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章 唐顺之来了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后又调兵部任主事,对口宣、大两镇军务事。

  朱聪浸岳丈是大同人,和军队有些交道。后来坏了事,被仇家打击报复,举报到兵部。唐顺之在查此案的时候,发现其中有冤屈,就顺手平了反。

  如此,朱聪浸夫人的娘家算是欠了老唐一个大人情。

  周楠听他说完,笑道:“既然恩师进京,我自然是要去拜见的。到时候请他为朱兄求情,也不是什么难事。”

  朱聪浸大喜:“多谢子木,多谢子木。”说完,他突然想起一事,问:“子木,今日宗人叩阕上书是不是你弄出来的。”

  “不是。”周楠很干脆地否认:“那份陈情书是朱兄写的,当时你醉得厉害,自然记不清楚。”

  朱聪浸一脸的迷糊:“真是我写的吗?”

  周楠:“这是一件好事,宗室现在都念着你的情义。”

  朱聪浸:“却也是,我睡觉去了。”照旧大大方方地占了周楠家的客房。

  一夜无事,周楠感觉这是自己进京之后睡得最安稳的一夜。一时,唐顺之进京,他总算有个靠山。最重要的是,现在这房子在产权上终于没有纠纷,让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第二日他照例去行人司点了卯,就离开了衙门,兴冲冲地去了唐顺之在京城的府邸。

  周楠去行人司上班,没人管。如萤火虫一样闪了一下,也没人管,简直就是来去自如。

  不知道是因为进士们有心排斥,还是生怕粘上了他这个霉星。

  有心亲近这个恩师,周楠出手大方,买了许多礼物,让一个脚夫挑了担子,就到了唐顺之府上。

  老唐出身常州望族,其祖父唐贵是进士出身,任户部给事中,其父唐宝也是进士出身,任河南信阳与湖南永州府知府,家中颇富。

  他自出仕以来,先是翰林院编修,然后任兵部主事,几经沉浮,才做了凤阳巡抚,现在又任南京户部尚书。他青、壮年基本都是在中央任职,在京生活了大约二十年。

  和其他京官一样,唐顺之为了生活方便,也在京城买了房子。

  唐府距离周楠的新家没几里地,位于一条狭窄的僻静胡同里,地方也不大,看起来就京城普通中上人家的样子。

  今天胡同里停满了车马,挤得水泄不通,有不少奴仆和家丁模样立在门外等候。

  唐顺之任凤阳巡抚的时候,又手握兵权,乃是封疆大吏,权势极盛。破倭寇于海上,立下大功之后,调南京任户部尚书,表面上看来品级是高了一级,其实却是大大的贬斥。

  南京六部是什么地方,那就是个养老院。

  按说,老唐这次进京应该门前冷落车马稀才是,今天热闹成这样倒是奇怪。

  门房是认识周楠的,见到他,就热情地迎他进去,道:“子木来得正巧,大司农刚起,正和几位京中老友叙旧,你正好见着他。”

  周楠问:“来的是什么人?”

  门房报了几个人的来历和名字,都没有官职,应该是心学同门和学者圈的同道。

  不过,其中有个人的名字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王世贞,嘉靖、隆庆、万历文坛的领袖,后七子领袖。现在正任山东按察司副使,兵备青州任上。

  周楠奇怪地问:“王元美不是山东吗,怎么来京城了?”

  门房:“却不知道。”

  周楠心中突然有些小小的兴奋,做为一个曾经的文青,在他心目中,王世贞的地位可比唐顺之还有高上一些。

  听说《金瓶梅》就是他写的。

  他写这本书的初衷是讽刺小阁老严世藩,坏一坏严家的名声。小严小名庆儿,是西门庆西门大官人的原型。

  我是斗不过你严家,但我可以在书里把你们写臭写死啊!反正用的是笔名,你奈我何?

  虽说这书有不少风月场景的描写,诲淫诲盗,但不得不说写得真好。读之,如有一副明朝市井画卷在你眼前徐徐展开。

  不管怎么说,《金瓶梅》都是明清文学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山,是研究明朝历市井文化的第一手资料。

  写黄色小说坏人名声写成名著,这人倒是厉害。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