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九章 面带猪相心中明亮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不就是代天子牧民,开万世太平吗?本官乃是朝廷命官,自然不容这等城狐社鼠为祸百姓,欺瞒君夫朝廷。大路不平,旁人铲。路人尚能如此,本官如何能够置身事外?”

  詹师爷大骇:“县尊,不可。想那宋孔当何许人也,严阁老的门人。大老爷若将弹劾折子送上去,最后不也要落到内阁手里。严阁老手握批红大权,直接就把奏折退回来了。到时候,不但宋知府毫发无伤,县尊以后和上司见面的时候又该如何自处?”

  周楠在心中翻了个白眼,你詹通是读书人吗?

  詹通:“可交到王府,让张先生和李先生转去御使台。实在不行,请高先生转。”

  他口中的高先生又是另外一个政治新秀,裕王府侍讲学士,未来的帝师,隆庆五年内阁首辅。

  只不过,裕王在位时间实在太短,在位仅六年就驾崩了。隆庆皇帝驾崩,高阁老就被张居正联合李妃和司礼监相干人等赶下了相位。

  王府在后来一口气出了三位首辅,这三人都是士林领袖,一等一的政治家。他们是嘉靖留给裕王使用的肱骨,是预先为裕王未来继位组建的中枢决策班底。

  由此可见王府星光之灿烂,人脉之雄厚。

  表面上看来,詹知县简直就是正义的化身。不明白就里的人,见他不惧上官,不畏权势,只怕要热泪盈眶喊一声青天啊!

  不过,詹胖子是什么人,周楠实在是太清楚了。他现在骂府衙一应官员贪污河工银子,如果换他去做这个知府,怕是比宋孔当贪得更厉害,吃相更难看。不然,也不会东施效颦,也要在安东来一个以工代赈。

  詹师爷听东主要弹劾上司,大惊:“县尊,此案于你无关,又何必牵涉其中。县尊现在已经贵为正七品朝廷命官,过得几年即可回京,难道还在这淮安做一辈子官。即便揭破此惊天大案,对大老爷也没有丝毫的好处。”

  他这句话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你詹知县乃是杂流出身,即便动用王府的关系将宋孔当等人一网打尽,难不成还能去做知府?补府同知,给新来的知府做佐二官,怎比得上主印一县的百里侯?当初你老人家能做这个知县,已经是李妃娘娘开恩,给你一个出身。

  干满一两届,混够资历就调回京城油水充足的部门发财就是了。比如崇文门课税主官,再比如掌管太仓和禄米仓。

  非进士出身的官员,你还想什么职业规划?

  而且,你举报那么多人,今后在官场上谁人还敢同你亲近。

  詹通满眼热切道:“谁说本官要补府衙的缺了,你的目光真是短浅。难道就不能将目光放在朝堂上,有此大功,六部就算了,其他部院一个司郎级的缺还是能够争取一下的。”

  原来这个胖子还有这样的雄心啊,以往还真小看他的。周楠心中赞了一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