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的前程_闲臣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淮安府距离扬州并不远。

  周楠是诗词虽然不多,可首首得精妙,尤其是写离人,写闺怨,当真是缠绵悱恻,沁人心骨,特别适合青楼女子演唱。渐渐地,经她们之口,周楠的文名就传了过来,又越来越响的架势。

  唐顺之本就是文学大家,《明史》说唐顺之文章“洸洋纡折,有大家风“。在诗词上也有很深造诣,不过却写得不怎么样。他最出名的一首诗是《登喜峰古城》“绝顶孤峰见废关,短衣落月试跽攀。三秋豹旅方乘障,万里龙媒正满山……”也不怎么样。

  但对诗词的鉴赏力却是一流的,出征这一段时间内,他一咏起周楠的《临江仙》就击节叫好,叹曰:“前有杨升庵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雄奇豪迈,后有周子木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一刚一柔,当为我朝诗词第一。若杨慎知道有这么一个小友也有如此文字,不知道又会欢喜成什么模样。”

  “杨升庵年事已高,周子木正青春年少,未来必领一时之风骚。”

  由此可见,唐顺之对周楠的评价有多高。

  在他看来,周楠就是一个不逊色于当今第一怪才徐谓的文学之士。

  胡宗宪有徐谓,我唐顺之有周楠,却是一番佳话。

  对于周楠唐顺之期望甚高,也知道这人品行好象不怎么样。入幕之后,只叫他处理帐目往来,想的就是磨一磨他焦躁的性子,使之能够变得沉稳。

  未来,他必将成为自己幕中最得用的干才。

  是啊,如这种风流才子,南京那种大舞台才适合他,才是他的用武之地。

  可听到周楠不停追问是什么官位的时候,唐顺之如同被一盆冷水浇到头上。心中引经据典把他训斥了一通,归结成一句粗话就是:“这厮就是官迷,真是面目可憎,辜负老夫。”

  周楠追问:“敢问抚台要许小生一个什么官位?”

  唐顺之淡淡道:“南直隶各州府一个从七品以下的杂流老夫还是可以做主的。”

  他是督抚一方,又统帅千军万马,手上自然掌握着封赏有功将士的权力。否则,你叫大家沙场卖命,光是在口头将“忠君爱国”的口号喊得山响,不给点实际的好处,谁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跟你干?

  在唐宋两朝,通军大将出征的时候朝廷都会发下一批空白告身,皆是低级官职的任命状。一旦将士立功,将名字填上去即刻生效。

  明朝的官员任命制度已经制度化正规化,也没有告身一说。不过,在出征之前,吏部和兵部通常会给领军之人一些提示,比如什么什么地方出缺,可补,若巡抚有合适的人选可推荐上来,算是一种变相的空白告身。

  武职还好,武官不值钱,五品以下的军官随便选。文官要麻烦些,只能是从七品以下,非进士不得为官的铁律可不是那么好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