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七章 手工定装弹!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东征战役和西征战役结束后,弹药储备水平还得下降一半。

  “如果这样的话,为了缓燃眉之急,我其实还有一种现在就能造子弹的办法,采用全手工方式,用车床加工一批专用弹壳金属棒,解决弹壳生产,原理类似冲床,用金属棒对准弹壳原料,一锤不行两锤,直到锤出弹壳性状为止。弹头的钢芯同样用车床加工,而黄铜被甲和盂子壳与弹壳制造相同,最后手工涂抹防潮漆和密封漆,装入发射药与底火,完成子弹组装。”

  听到这番话,余华眉宇微皱,差点忘了部队如今面临的状况,简单思索一番,脑海里浮现自己前世作为军迷的时候,为八路军构思的土法定装弹生产方式,整理思绪,缓缓说道:

  “比起大规模工业生产,这种手工定装弹生产方法的技术要求几乎为零,优点在于能让部队或者兵工厂制造急需的子弹,缺点很明显:一,子弹质量不稳定,易出现卡壳问题,二,对工人手艺和设备有一定要求,毕竟唯有手艺好的工人能保证质量,且需要简易车床。三,生产效率低,产量低。”

  子弹问题?

  没关系,我现在也是技术领域的哆啦A梦!

  “这种手工定装弹生产每天产量能有多少?!”听到余华冷不丁抛出的这个方案,陈康无疑是懵逼的,过了小半秒,整个人猛地反应过来,赶紧追问最关键的数据。

  言语透出急切之意。

  子弹质量不稳定?

  能有复装七八次的子弹不稳定?

  对工人手艺和设备有一定要求?

  队伍里可不缺工人出身的战士,听这情况,设备无非就是车床而已。

  陈康最在意的只有一点——余华口中的产量低,具体数据究竟是多少!

  “抛开原料供应环节,一条七人手工定装弹生产线每天产量能到100发—300发左右。”余华给出日产量数据,微笑道:“根据地目前能产标准发射药和底火,铜和钢也有,原料供应不是问题。”

  车钢芯,锤被甲,锤弹壳,钻火孔,涂漆,装发射药和底火,子弹组装,这是全手工定装弹生产线的七道工序,每道工序最低一人。

  一台车床和七名工人即可满足手工定装弹生产的最低要求。

  这个方法是余华当初在贴吧上与人吹牛的时候,根据工业化生产子弹得来的灵感,核心思路就是你有你的工业化,我有我的手工化,只要有原料,我就能搞子弹。

  《逆天邪神》

  刚好合适,根据地已经具备发射药、底火、铜、钢等原料供应能力。

  对于工业国而言,这种方法可谓吃力不讨好,但对现如今的根据地而言,对人均子弹5发左右的部队而言……

  还要什么自行车?

  反正一句话,先解决有无的问题,再解决好不好用的问题。

  “100发到300发,够了,完全够了,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