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三章 属于枪管加工领域的降维打击!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已经加工好的枪管胚料:“这个数据我已经实验过了,基本符合。”

  每天五十根!

  单台设备一个月高达一千五百根,这就是专业深孔钻床的加工效率。

  这个数据是什么概念?

  巩县兵工厂引入数以百计的国外机器设备,只为提升武器产量,其中,中正式步枪生产线最受瞩目。

  然而,中正式步枪月产量并不乐观,抛开兵工厂管理层贪污和工人技艺生疏的变量因素,单从生产效率上讲,1935年平均月产量为1800支左右,1937年平均月产量2500支。

  两年时间,生产效率提升幅度低得可怜。

  其中原因非常多,但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机器设备的加工效率低下。

  作为曾经参观过巩县兵工厂的专家,庄前鼎很清楚对方的枪管加工效率,整个车间数十台机械设备和上百名工人,枪管产量每天仅为八十根左右。

  一边是单台每天五十根,一边是整个车间每天八十根,这便是科技带来的生产力变革。

  “厉害……”余华听到暗暗咂舌,尽管内心已经有了准备,可还是被镇住了。

  单台五十根,如果十台这种新型立式深孔钻床投入使用,每天可以加工整整五百根枪管,月产高达一万五千。

  一万五这个数字对世界各大工业国或许算不上什么,可对如今的中华而言,真的犹如天文数字,无法想象。

  太原,汉阳,巩县,国内三大兵工厂加起来的月产量总和,都达不到十台立式深孔钻的数据水平。

  恐怖如斯!

  不过,有个地方需要注意,枪管加工分为钻孔和膛线。

  完成钻孔的枪管胚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枪管,必须加工出膛线,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枪管。

  “那天回去之后,我边写论文边思考,该如何提升深孔加工的效率,尽管你给的车床加工方案非常不错,但在效率上还是有些不足,最后我搞出了这台立式深孔钻,余华,它的诞生,有你一部分功劳。”庄前鼎望着眼前这台诞生便改名的立式深孔钻,露出仿佛慈父般的面容,笑道。

  “我没这本事,庄教授,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余华摇了摇头,双眼看向蕴含先进技术的立式深孔钻,再过几天便是七月份,随后就会爆发卢沟桥事变,这台立式深孔钻如果落到日本人的手里……

  后果无法评估。

  余华不清楚日本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工艺,如果日本制造业拥有这种专业性的高效率深孔钻床还好说,可要是没有的话,那乐子就大了。

  一千台立式深孔钻每天深孔加工枪管数量高达35000—50000根,理论年产量1200万根—1800万根。

  即便日本人不可能将有限的钢铁产量和金属资源全部倾斜于步枪生产,哪怕实际产量缩减为四分之一,那也足够恐怖。

  三八式步枪总产量为多少?

  四十年时间,不过区区三百多万而已,平均年产量万支。

  有了数据,就能明白庄教授研发的立式深孔钻加工效率有多高。

  这几乎是1937年机械深孔加工领域的降维打击。

  “怎么做?不知道……我原本准备给巩县兵工厂告诉这个消息,但我害怕这个消息传出去后,日本人会第一时间知道。”庄前鼎教授轻轻摇头,叹了一口气。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