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小人和窑前第一次会议_重生火红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果证明田子欣的担心是多余的,六千口砖出窑后合格率竟高达百分之九十七,四人无不欢呼雀跃。

  大受鼓舞的四人加倍努力,每隔两天送六千口砖进窑,到了正月十四这天早上,妥妥的两万多口砖便烧成,加上之前的九千多口,差不多够盖一座大瓦房了。

  家门口的打谷场上堆满了一堆堆的红砖,好不惹人眼红。

  这动静比之前闹的更大,村里人也从之前的嘲笑,讽刺,到惊讶,嫉妒,再到如今的愤愤不平。

  “你们看看,田家幺儿真的把砖给烧出来了!”

  “是啊,看来读了书还是有好处的。”

  “田家这回是真要盖大瓦房了,加上几个女婿帮忙,用老屋的梁子和瓦片,听说才要两千多块钱就可以。”

  “是吗,胡三当初盖房可是花了八千多块呢。”

  一棵落了叶的老槐树下,几个女人围在石碾畔唧唧歪歪的议论。

  “咳咳咳”,几声咳嗽声传来,胡三叼着烟,笼着袖子走了过来。

  “几位,你们说的咱都听见了,七嘴八舌的可就是没说到点子上!”胡三大咧咧的嚷道。

  “胡三,你这话该咋说?”一个女人生气的问。

  “咋说,田家幺儿这样干是犯法,要坐牢的!”胡三信口就胡来了这么一句。

  几个女人吓了一跳,面面相觑后,又一个女人小声问:“犯法,犯了哪门子法?”

  胡三冷笑道:“你们想想看,废窑前身是陶窑,陶窑前身是炼钢窟,如今废窑无主,那就是田家村的产业,老田头拿来牟私利,不是犯法还是咋的?”

  胡三叼着烟,直说的是唾沫横飞,义愤填膺。

  这货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技能,就是叼着烟说话不影响口齿清晰,无论说多久,说多大声,烟总能在嘴边欲掉不掉,别人以为快掉了,可就是掉不下来,着实有两把刷子的。

  乡下女人没什么见识,乍一听觉得有些牵强,但仔细想想似乎又有些道理。

  “你们别不信!”

  这货察言观色,继续火上浇油道:“现在我天天看报学习,可是把政策吃透了,虽然现在鼓励个体户,私营企业的发展,但公终究是公,私终究是私!”

  “换在前些年,老田头这种行为属于挖社会主义墙角,铁定是要蹲号子的!”

  “当年建这炼钢窟的时候,咱们出了多少力,这下被他白捡了便宜,你们说气不气人!”

  经过胡三这么一通鼓捣,几个女人也觉得有道理,其实大都是嫉妒心在作祟。

  “胡三,当年外地人办陶窑的时候,怎就没听你说这些呢?”和李翠香关系比较好的杨二嫂问。

  “那可不同,当初人家出了改装费,每年给村里两千元租金,属于承包制,政策允许的,老田头一个子都没出,这就是犯法!”

  这货趁火打铁的鼓动道:“你们也别犹豫了,明一早咱们就去找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