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二十章 大争之势_奋斗在初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摹了皇后的笔迹足足两个多月,惟妙惟肖,哪怕皇后本人亲临,也不可能找得出瑕疵来。至于那枚随手携带的私印,父皇一早就开始准备了。除非是长孙无忌火眼金睛,不然的话……”

  说到这儿,李元芳微微摇了摇头,一脸自信地看着二人,好让二人放心。

  “是真的!”

  长孙无忌口出三个字,嗓音沉重,却石破天惊,让整个朝堂中顿时如飓风肆虐而过一般,陷入了天崩地裂灾难袭来的境地。

  顷刻,长孙无忌仰起头来,抽搐了一下鼻子,长汲一口气,补充了一句:“真的,是真的,印鉴和笔迹都是千真万确,没有丝毫掺假!”

  一时间,朝中大臣逐一低下了头,慢慢接受着这个现实,殿中一片默然。

  突然,不知谁带头恸哭一声,霎时,朝中文武如多米诺骨牌倒塌一般,逐一纷纷或抱头、或掩面痛哭而起,很快,悲呛的气息弥漫在了整个勤政殿内。

  “肃静!”

  站于龙庭之上的李渊看了眼朝堂的气氛,看着这些满朝文武因为一则假消息而为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如此悲伤,要说不羡慕不嫉妒,那是假的。

  想当初,自己那个好儿子在玄武门杀了亲兄弟,最后进宫兵谏逼得自己退位,可没见到这些人为自己落泪。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李渊没来由的心里泛起一股酸意,高声喊道:“世民在江南归天,孤比你们还要难受,试问人世间,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比白发人送黑发人还要来得痛心?此乃切肤之痛,卿等怎能体会?但是,现在不是伤心落泪的时候,世民归天了,可朝廷不能乱,大唐江山不能乱啊。俗话说得好,蛇无头不行,同理,国不可一日无君。所以,孤在此提议,现在立刻马上由太子承乾继承皇位,希望卿等随孤一并拥立承乾继位。”

  “什么?”

  “这么快?”

  稍微理智一点的官员听完李渊的话后,纷纷错愕,显然对于太上皇如此之快要拥立新君表示震惊。

  其中,房玄龄将眼角泪水擦干之后走了出来,摇头道:“太上皇,如今皇帝刚刚驾崩,尸骨未寒,甚至还未将遗体运回长安,便急急忙忙的拥立新君,这未免太凉薄了吧?”

  “你懂什么?”

  李渊面色一变,直斥道:“不立新君,如何为大行皇帝发丧治丧?再说了,承乾乃是大行皇帝生前立下的储君,由他继承皇位合乎法统,名正言顺。”

  孔颖达适时站出来硬挺房玄龄道:“太上皇的话恕老臣不敢苟同,要发丧治丧也要等大行皇帝的遗体从江南运回长安吧?何不将大行皇帝的遗体迎回长安之后,再让新君登基呢?至于发丧治丧之事,我想宗正寺完全可以代为操办,这在我大唐之前的王朝也是有迹可循的。所以老臣觉得,关于新君拥立之事,完全可以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