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九章 能不能说些我听得懂的?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益之,这摄氏度又是怎么个章法?”

  “这是冷热温度标准。是泰西一个姓摄的人提出来的,纯净水在海边结冰就是零度,完全煮开就是一百度,中间再等分...”

  岑国璋说着说着,发现许遇仙眼里的圈圈越来越多,他解说得都有些发虚。

  “益之,不要再说这些了,奉贤会越听越糊涂的,略过,直接讲要点。”王云出声解围了。

  “好的,老师。...开通这条河渠后,淮河的水可以直接入海,而且在河渠沿途可以开设多个取水口,用于灌溉江北诸地。”

  “那这个工程不小啊。”许遇仙皱着眉头说道,“这需要多少钱粮才办得下来?”

  “要是按照以前的办法,没有四五百万两银子摆在那里,根本不敢动工。”

  四五百万两银子?这么大一笔支出,户部和覃阁老非得跟你拼个你死我活。关键是,皇上十有八九不会批。淮河十年九灾都这么多年了,继续熬一熬有什么关系。

  现在的大顺朝,需要用银子的地方多了去。

  没看见皇上一直心念念的玄都观和天元宫斗都没有开工吗?

  但许遇仙很快听出岑国璋话里的意思,按照以前的办法,说明他心里有新的办法。

  “益之,你有新办法?”

  岑国璋看了一眼王云,幽幽地说道:“有个办法,但是不敢用啊。”

  许遇仙看了看王云,这位也是一脸凝重,却没有出言解释。

  看到他们师徒俩这副表情,许遇仙心里有数,也不便追问,只是转移了话题。

  “益之,这运河如何运转通畅,还有三十万漕丁该如何安置,你想过没有?”

  “奉贤兄,这些问题,老师跟我还在黔中时,就开始讨论。后来奉旨来了江淮,一边实地勘查,一边修改方案。方案差不多也定下来了。”

  “哦,还请益之说来听听。”

  “漕运其实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转运,一部分是河道。我们先说河道。我的方案是成立河道管理局。瓜州到清江浦设淮南局,清江浦到台庄设淮北局,台庄到德州桑家镇设岭东局,桑家镇到通州设直隶局。局下面分船闸管理所,河段维护所,分段分设施来。”

  “名为管理局,实际按照商社运作。比如船只从瓜州入运河,按照船只吨位多少,缴纳通航费给淮南局,一路包干。淮南局拿着这些钱去雇佣民夫青壮,疏通河道、管理船闸,维护运河正常通畅。”

  “这样就避免现在运河上的诸多弊端?”许遇仙问道。

  岑国璋笑了笑,又摇了摇头,“怎么可能避免掉?奉贤兄,只要人有私心贪念,只要这人手里有点权力,世上就没有办法根绝掉徇私舞弊、以权谋私。我们只能让他们以权谋私的成本更高些,高到他们不敢轻易踩线。”

  “哦,还有这说法,还请益之详细说一说。”

  “比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