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6章 厚积薄发,突破射频技术难关_资本江湖的最后一个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科技75%的股份。盈盛国际(槟城)科技公司,持有友达科技25%的股份。

  友达集成电路制造公司这边,新增了30亿港元的投资。徐长青赶紧让人给友达集成电路(浦东)公司打款,当初还欠着10个亿的投资款呢。

  友达IC制造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是友达微电子,股份占比71%。第二大股东是深城时代科技集团公司,股份占比为29%。

  萧白并不介意稀释这两家公司的股权,反正他本人就是友达微电子的实际控制人。

  再者说了,只要友达微电子能走上自我循环的发展道路,不用萧白继续输血,那就比什么都强。

  忙完了友达微电子的事情,萧白才算是清闲了一点。

  4月初。

  时代通讯公司的年终决算报告才出来。

  上一年度(1994年),时代通讯实现销售收入共计亿元,其中对讲机的销售收入为亿元,无绳电话的销售收入为亿元。

  净利润为亿元,营收和利润都有了大幅的增长。

  “萧董,我们去年已经成功装配了射频前端模组,如今正和几家移动电话生产商谈供货的事情。

  我的意见,我们是不是可以自己建设一条生产线?这种产品寻求代工不合算,人家也未必愿意接单。”

  如果有了自己生产的射频前端模组,公司的无绳电话和对讲机都能用上自己的零部件。

  因此,祁越峰建议萧白投资这一块。

  “一条生产线不够吧?你要生产三种通讯产品的前端模组,共用一条线生产起来会比较麻烦。”

  一条生产线的投资大概在2000万元左右,如果能像BOD公司那样自己搭建,还能节省不少成本开支。

  总的来说,三条线的总投资大概在4500万元左右。

  萧白觉得还不如一次到位呢,反正时代通讯公司又不缺钱。同时,公司兴建办公大楼的时候,就已经圈了一大块地,虽然位置比较偏,但建厂房正合适。

  “建三条线倒没什么问题,只是暂时没那么大的需求。既然老板发话了,那就建三条吧!”

  三条线一起建设,肯定要节省不少资金。

  祁越峰考虑了再三,觉得萧白的建议还是可行的。

  “那就赶紧立项,半年的建设周期差不多吧?”

  这种项目的建设比较简单,萧白说半年的时间都有些长了。

  “不用,最多四个半月就能搞好!不过很可惜,友达微电子的射频前端产品迟迟没有出来,我联系的供货方都是日资企业。”

  准确的说,现在应该是时代科技研究院在做这件事。

  祁越峰说到这里就感到很遗憾。

  “快了!实际上像滤波器已经研制成功,不过在集成化上面遇到一点问题,暂时只能外挂在芯片外部。”

  技术进步真的不容易,萧白虽然一直都在关注这些事情,但从没有催促过研发人员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