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 整军_重生之王爷的奋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二章整军

  澶渊之盟的订立之后,北宋统治者的政治指导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守内虚外的政策逐渐形成,统治者的政治目光注视着“内患”,国防策略由积极进攻一变而为消极防御,.再加上北宋政权政治上的日益保守和**,导致了军政废弛。从此,禁兵的发展走上了一条冗兵冗弱的道路,最大的特征就是兵额急剧上升。

  大批新召募的士兵,既未经战争锻炼,又缺乏必要的训练,加之生活环境恶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素质低劣。应募人员之中,有一般农民,四方不逞之民,失职犷悍之徒,无赖奸滑之人,游手无籍之辈,素质低下。宋王朝为了防兵变,朝廷对待禁军士卒,采取的都是厚养和姑息政策,一旦应募成职业兵,则终生安佚而享丰腴,想尽办法减少对他们的刺激。正是由于这种养兵制养成了士兵骄惰的性格,使得兵营中骄情之气益发浓重,士气和军纪仅成为次要的东西。

  兵额确定下来了,虽然出乎赵柽的意料,但是白给的他不能不要,马上安排人手去禁军各营选兵,他的要求不高,达到入选禁军标准的,当兵两年以下,年纪不超过二十五岁,籍贯为川、陕、河北山区的最佳、能骑马、有特长、服从性好的,参加过大校阅的也可,军官是一个也不要。

  之所以做的这么极端,因为赵柽明白,以其让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汤,还不如不要。那些入伍时间短的兵正处于被压迫期,生活在军营的最底层,每日战战兢兢地过日子,还没尝到老兵当家作主的‘滋味’,沾染的坏习气还少,而他们经过一定的军事训练,懂得些规矩,能忍受的了自己新军中那些严苛的纪律。要是老兵油子,有战斗经验的还好,可这帮人除了轮到到外地‘驻泊、就粮’外就没离开过京城附近的地面,更没上过战场,只有一身偷奸耍滑,欺下瞒上的毛病,收拾他们还得费事,还不如让他在这烂着吧!

  十一月初十,赵柽这边命人在禁军中选兵,那边就以募兵为名出了京城,直奔襄邑,这个才是重中之重。扩军早有预案,只是稍加调整便可,他考虑到自己庄子中虽然有了一万多户,人口六万有余,备选的青壮能达到二万来人,但是种田做工都需要人手,抽调过多,便会受到影响,所以才定的两千人。现在已有亲兵队五百人,接受过火器操作训练的也有千人,还有高宠亲训的五百社丁,人数基本已经够了,但赵柽依然设定了严格的条件,‘家中独子,或只有一个男丁的不要’、‘除特殊兵种外,年纪超过二十五岁的不要’、‘没有成亲的不要’、‘家中有人不同意参军的不要’、‘家中老人需要由其赡养的不要’...

  赵柽到达襄邑旧府,立刻召集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