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隆中高卧_三国之重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对诸葛亮的能力有所夸大,但是诸葛亮凭借个人能力对于历史的影响和改变毋庸置疑。

  而且自己穿越至此,不正是为了改变举州而降,死得不明不白的历史命运么?

  “接受任务!”刘琮思考到这里,毫不迟疑的决定道。

  正好隆中这个地方距离中庐港不到十里的距离,不过就是稍稍偏僻了一些,因为自己这边有行军作战的任务,所以难免就分身乏术了。

  “王将军!”刘琮念及此处,忍不住便是唤道。

  王威本落后一个马头的位置,这个时候便是道:“二公子有何吩咐?”

  刘琮道:“我今天在校场,看到将士们虽然都是精锐,但总归少了一些纪律性,一旦稍稍不注意,就嘈杂混乱,我有一些新式的练兵法子,虽然不能迅速提升战力,但对于将士们的纪律性和精气神会有大大的提高,此法简单有效,即便是新军,也可半月速成!”

  王威眼前一亮:“还有此等良方?”

  刘琮道:“不错,不过我这边抵达中庐之后,便是会前往隆中茅庐拜访表兄诸葛亮,所以只能将这法子亲手教给王威将军,再由王威将军教予下面的数十佰长,佰长习会之后,再教给下面的将士,如此,应当无虞。”

  看到王威仍有疑虑,刘琮亦是非常自信的说道:“效果如何,暂且不问,王将军只管施为,半月之后,自然见到成效了。”

  王威欲言又止,但最后便是果断的拱手接令:“诺!”

  中庐港口,乃是襄阳郡汉沔之南的港口,也是襄阳城的屏障所在,整个水寨依托江岸设立,犹如一座水上城郭,令人咋舌不已,每日水面上都有战船出外整训,旌旗漫江,呼啸穿梭,在北面遥遥可见樊城高耸,此兵家必争浮尸之所在。

  在三千步卒从襄阳校场出发之际,张允的数十艘艨艟携着三千水军,已经出发,这等规模应付江夏之危局,足以掌控水面的主动权了。

  而此时的中庐港还有民夫辅军,不断的将一应军资搬运至船上,这些军资都是屯放在刘琮后路步军的楼船当中,硕大而四平八稳。

  只需要数艘便是尽数容纳三千余步军以及水陆两军的补给,这就是这个时代基本上庞大的战船了。

  带到正午时分,港口一股股炊烟升起,午食已经准备妥当,已经陆陆续续有士卒整队赶来,不过都是零零散散的什队,虽然这些人体力都还不错,但是长时间和长距离的奔跑,还是让他们有些体力不支。

  毕竟三个小时的负重,就算是慢跑,消耗也不好,一些人没能合理的分配体力,自然是面如白纸,汗水直冒,有的面色发青,已经昏厥过去了。

  刘琮早有安排,一些渡口的民夫和辅军都是在此为这些赶到的士卒送上盐水,慢慢清点人数。

  “二公子,你说的那个站军姿和队列训练真有用?”王威这个时候出现在刘琮身边,疑惑的问道。

  “这个东西自然简单,要不了多少时间就学会了。”王威想不通其中的关键。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