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章 士族之患(中)_三国之重整汉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琮对李严的观点也十分的认同,毕竟他已经是知道这些士族的尿性,刘琮道:“正方如此早早站队,就不怕吾将来坐不上那个位置,你这一切的筹谋岂不是白费苦功,还会白白恶了吾那位兄长?”

  李严便是准备开口,刘琮眼睛一瞪:“休说场面话,如实说来,吾不怪你!”

  李严犹豫了片刻,随即回答道:“景升公有三个儿子,您的兄长刘琦,还有主公,还有令弟刘修,但是三公子实在太小,继承人之争,主要在您兄长和您之间展开,主公与蔡氏家族的联姻关系得到了舅舅蔡瑁的支持,而且主公的表兄张允一直都是与蔡瑁交好,自然也是对主公鼎力支持。”

  “而且主公的夫人又是蔡氏家族之人,景升公的夫人是看着主公夫人长大的,自然是偏向您这边,自古以来枕边风都是……”

  “防不胜防!”刘琮忍不住接嘴了一句。

  “正是如此,蔡夫人在景升公面前不说借机诋毁大公子,怎么也会说些好话。”

  “试问老夫少妻,说句难听的,又有几人能架得住妻子的软磨硬泡?”

  刘琮点了点头,李严说得也没错,历史的走向正是如此,但是能够推断得如此准备,李严对大势,已经是见解独道了,刘表也正是如此,渐渐起了废长立幼的心思,也正是因为刘琦自觉已经失宠,先去刘备的军营拜访诸葛亮请教对策,诸葛亮便建议他暂时离开襄阳外出避祸,正巧之前太守黄祖战死,刘琦便自告奋勇请求担任江夏太守之职,并获得了批准刘表。

  而刘表这个时候已经是有些病重之前的模样,刘表还在这个时候同意刘琦离开襄阳,就代表着刘表也是想以这样的方式逃避对长子的愧疚,并默认了刘琮继承人的身份。

  李严的推断也没有错,刘表在襄阳病逝之后,刘琮在蔡瑁等人的拥护下,正式提领了荆州牧的职位,此时曹军已是大兵压境,因此刘琮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荆州的文武官员讨论如何应对的问题。

  只是刘琮没想到的是,在会上所有人竟一边倒的劝刘琮赶紧投降,放眼望去,老父亲给刘琮留下的家底大臣,荆州的别驾刘先,治中从事邓义,主薄蒯良,东曹掾傅巽,樊亭侯蒯越,从事中郎韩嵩,将军蔡瑁,张允,名士王璨,和洽,裴潜,刘巴,大儒宋忠,全部都是铁杆的亲曹一派,这还不算之前为了声援曹操而不惜起兵叛乱的长沙太守张羡和功曹桓阶等人。

  刘表经营荆州十八年之久,手下的官员除了武将文聘,王威,就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了刘氏父子的基业而拼一把的。

  想起来也真的是悲哀,刘琮知道,这就是士族的力量,这些士族对于刘表坐镇荆州功劳是不小,但是一旦真的到了危急存亡之秋。

  “士族之患,一定是心腹大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