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话 百草之王_天灵地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灵地宝Ⅰ》结束后,并没有太平多少时间。

  长白野人参,自古以来明珠难换,一参值千金!而野参翘楚,百草之王——俗称八臂哪吒闹海参,可以起死人,肉白骨,有起死回生之功效。

  故事,还得从那位“牵羊”圣手——老羊倌说起,精彩不容错过,所有奇珍异宝一网打尽!

  人参,喜阴凉,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

  自然生长在长白山幽山深谷的人参,满语为“奥尔厚达”,意为“百草之王”,民间又称之为“地精”、“神草”、“棒槌”等。因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且极不容易采挖得到,愈发显得弥足珍贵。

  挖参通常在农历谷雨后、白露前这段时间。有组织地采挖野山参,称之为“放山”。一般放山人数由3、6、7、8人组成,忌讳2、4、5这些数字。领头的采参人叫“把头”,是挖参人的指挥者,通常由经验丰富、年纪较大、并有较高威信的人担任。

  进入深山之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先要备足粮食、食盐、带上炊具以及鞋帽、狍皮、背筐等。还要备好快斧、铲子、铁锹、鹿骨扦子、红绒线绳、铜钱等(受欢迎的铜钱年号是开元、乾隆、嘉庆)。此外,每人必须有一个“索拨棍”(即寻宝棍)。这棍须是硬木制成,上粗下细,在下端钉上数个铜钱,铜钱间留有间隙,以便在拨草找寻人参时能发出响声,伙伴间可取得联系,又可惊走小动物。入山之前,先要拜山神爷(即“老把头”),祈保佑平安,能够“拿”到大货满载而归。

  进山后的第一件事是选好地场,在窝风向阳的山坳里搭个窝棚,当做临时住处。再搭个“老爷府”,表示“老把头”已被“请”到了身边,随时保佑大家。

  “放山”十分辛苦,风吹雨淋,虎狼威胁,蚊虫叮咬,毒蛇袭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天刚亮就要出发,留下一人(一般都是年龄较小的“初把”)捡柴、采集野菜,搞后勤并守家。“放山人”在把头指挥下排成横排称为“排棍”,把头在前称为“头棍”,在中间的人称为“腰棍”或“挑杆的”,最后一位是“边棍”,每人间隔几米,用手中的棍子拨动草丛,细心寻找人参。

  “头棍”责任较大,主要任务是引路,把握全队前进方向,防止在深山中迷路。在放山过程中,没有任何现代仪器仪表指引方向,通常依靠进山前的标志物,或依靠太阳和北斗星定方向。放山中强调说吉利话,常用“拿”字,如把吸烟叫“拿火”,休息叫“拿堆”,吃饭叫“拿饭”,寓意着“拿”到了“棒槌”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