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章尘埃落定_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防止独揽大权。唯一的缺点,就是三人争吵不断,行政效率会下降,于是赵朴则是提出小事不决三人表决,大事不决他处置。

  而有这三人的存在,赵朴总算是从繁忙的政务中解脱了出来,专注于军队建设。

  如今是乱世,有枪就是草头王,有了一只强军,才能有生存的本钱。有了一只强军,才能有生存的本事,进一步说,可以称霸天下,灭了金国,一统天下;退一步可以划江而治,南北对峙。

  一切都要服从于军事,一切都要以军事为上。

  只要军队上不出问题,只要牢牢握紧枪杆子,即便是出上几个奸臣也不要紧,他可以轻易的罢官,轻易的流放,完全随着他的心意。

  而军队中,八字军身为他的嫡系,需要紧紧抓在手中。

  此时,赵朴当了皇帝,可是这个皇位极为不安稳。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为何敢于杯酒释兵权,因为他就是当时最大的军阀,手中握着强军,不怕手下武将不交出兵权,若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他正好平了那些不忠心的武将。明太祖朱元璋为何敢于大肆杀戮大臣,因为他就是军阀出身,不怕杀戮大臣太多,造成麻烦,因为他有军队弹压。

  许多开国皇帝,往往是独裁的,多数是暴君,往往是臣子不得不屈从于君王,因为这些开国皇帝都是军阀出生,手中握着的嫡系军队,最为忠心,战斗力更是强大。不怕手下的大臣不服,谁造反,灭了谁。

  而赵朴想要抗金成功,必须要集权,必须要走那些开国皇帝必走的道路。

  在他看来嫡系部队,要最忠心,绝对不背叛;也要做到战斗力顶呱呱,压倒其他军队。这样才是合格的嫡系部队,若是嫡系部队仗着他的宠幸,战斗力战五渣,军纪败坏到了极点,甚至是尾大不掉,那就悲剧了。

  孙子兵法上说:“对待士卒像对待婴儿般关怀,士卒就可以同他共患难:对待士卒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亲近,士卒就可以跟他同生共死。如果对士卒厚待却不能使用,溺爱却不能指挥,违法而不能惩治,那就如同骄惯了的子女,是不可以用来同敌作战的。”

  培养嫡系,这是许多皇帝都喜欢玩得事情,只是许多人都是培养失败。所谓的嫡系往往是骄横至极,指挥不灵便,甚至是发生兵变威胁皇位。

  培养军队很重要,不能假手于他人。

  假手于人他人,培养出来的军队,相当于领养来的儿子,看似亲近,其实疏远。只有一把屎一把尿,含辛茹苦,培养许久,才是真正的的嫡系。不要想着偷懒,不要想着速成,更不要想着名将在手,天下我有。

  一切都要靠自己!

  于是,在处理完毕大多数的军务之后,赵朴时常前往军营中走,有时还住在军营内。

  而在赵朴住进军营的时刻,朝廷山下各个劝阻的声音也是传来,理由很多,无非兵事乃是贱业,身为皇上岂能亲至;皇帝应当以政务为本,军事之事,交予他人就足够了,不必事必躬亲。

  各个劝阻的奏章,足足有三尺厚。

  赵朴看着都是发笑,果然读书人太清闲了,闲的蛋疼。

  他没有亲自出手,而是静静的等待着,三个宰相的出手。

  宰相,不仅要提皇帝处理政务,还要替顶缸。这些麻烦事情,宰相自然要处理,而不能打扰了皇帝陛下的雅兴。

  果然,不仅之后三个宰相出手了。王伯彦借助着这个机会罢免了一部分不对头的官员,而赵鼎借助这次机会,挖掘了一些同盟者;而范宗尹也是捞取着好处………

  ps:最近十几章,主要讲述猪脚当了皇帝,统一思想,综合议和派、主战派之间矛盾,统一抗金思想。有些人可能觉得有些水,有些拖拉,但是我认为这是最为重要的,打仗之前,必须要统一思想。

  思想不统一,如何打仗。

  靖康之耻后,可以说从高层到底层,都是思想混乱。这时,猪脚最需要统一思想,缓和抗金派、议和派之间的矛盾,同时认清楚各个主要大臣的性格,才能等。

  接下来,猪脚将要训练强军,乱世中军队为先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