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七十七章直言谏上_一世骁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属于越阶了...”

  傅津川道:“无妨,国难之时,用人之际,正该破格拣拔。”

  在他看来,方积的最大功绩并不是击退了张侠所部的红莲军,而是组建了团练,修筑了寨堡,证明了傅津川和龚景瀚的平贼方略行之有效。

  朝廷可以在川楚之地全面推行,而不仅仅是剑南治下。

  凭这种功绩,在加上傅津川举荐,一个刺史还有什么问题?

  况且这方积本就是进士出身,是正途文官。

  “杨玉春部可有什么回报?”

  负责掌管军情文书的李法真道:“没有,杨玉春部从清溪关出发,一路往南诏国都太和城而去,路程少说也有数百里,且一路难行,音书难通。另外,清溪关守军原本只有一千两百五十人,杨玉川带走一千余人,只剩下二百余人,是否让黎州和维州加派数百兵马驻守清溪关?”

  “清溪关,在黎州西南百三十五里,其地连山带谷,夹涧临溪,倚险结关,恃为控御,西南夷入犯,是其必经之道。”

  傅津川听后却否决道:“清溪关虽然险要,但通蛮细路最多,与其守清溪关,不如守好黎州,传令给黎州刺史和司马,以及平宁军,让他们守好州城即可。黎州安稳,则成都之南就安稳。”

  “这两日青唐可有什么异动?”

  张杲道:“松州城里和咱们的斥候都有回报,这几日青唐人都在修整,并不异动。之前几日的大战,在加上甘松岭与松州城下,青唐少说也两万多的伤亡,如今必然士气低迷。而且青唐人这次出征动员十几万人,精锐尽出,所需要转运的粮秣极多,消耗极大,现在损兵折将,劳而无功,想必青唐人应该快退兵了。”

  “想走,也得问问我答应不答应。”

  此话一出,众人全都神情一振。从九月出兵开始,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

  而傅津川始终都没有同意众人的请战。

  如史万年、苏锻等一干大将早就安耐不住想要跟青唐人大战一场。现在傅津川的态度也非常的明显,就是要趁着粮尽退兵之时动手。

  张杲道:“节帅,兵法有云,高陵勿向,背丘勿逆,羊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士卒思归,志不可遏也。现在青唐人久战疲惫,从上到下必然思归,若在其退兵之时出击,若激起青唐人的死志,或许得不偿失啊...”

  郭昶也开口劝道:“是啊节帅,兵之在外,人人思归,当路遏之,必致死战。”

  张杲和郭昶的意思并不是不能追击,而是不要等敌军开始退兵在去断绝其归路,这样一来一旦青唐人拼死一战,晋军即便能胜,损失也必然会极大。

  而晋军在青唐人之后,还要面对蜀中的红莲军。所以这场仗,对于大局而言,最好是把青唐人逼退,而己方没有损失,然后回师成都,东出剿灭红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