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七章万古不易之贼_一世骁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宫里,道君皇帝看完了定国公冯神绩的密奏,身心俱疲。

  李世忠病故就已经让朝堂上手忙脚乱了,若是冯神绩

  朝廷上倒不是没有可用之将,只是如冯李二人这般,名望高重,只要他们活着就能震慑许多宵小之众。

  就如冯神绩在,北方的金帐汗国就绝不敢对河东动心思。

  李世忠活着就能让薛巨鳞老老实实的扎进营盘跟官军耗着。

  傅懋修在卢龙塞的露个面就能让数万燕军退却。

  再问问傅津川在淮南吴王赵德玉现在还敢不敢打和州?

  有这种声望的大将,天下间也没有几个!

  尚未南下的太子殿下,政事堂的李辅之,还有尚在家中休息的傅懋修时隔几日再度齐聚大明宫。

  商讨谁能去接替冯神绩。

  最后还是傅懋修的进言成了移镇方案。

  “朔方节度使舞阳侯于罗睺调任河东节度使,河西节度副使张仁愿调任朔方节度使,陇右节度使贺拔光嗣调任河西节度使,定远侯王彬为陇右节度使。齐王为兖州都督。”

  看似各种随意的调任,这其中有许多深意。

  例如河东位置险要,除了要抵御北方的金帐汗国之外,还要防备辽东。因为河东道治下的云州是燕山山脉和阴山山脉之间的孔道,从辽东入中原这里是一个绝佳的通道。

  所以河东需要重将坐镇,舞阳侯于罗睺在军中名望仅次于冯神绩、李世忠几人,甚至不在傅懋修之下。

  在冯李之后,由他担任河东节度使最合适不过。

  而张仁愿虽然有将才,但其人在河西待了十余年之久,为河西节度使要防着尾大不掉,所以由他接任朔方,正好从河西调离。贺拔光嗣也是同理,顺便让其移镇。

  陇右出缺,正好让定远侯填上,毕竟兖州是中原腹地,这中危机时候还放着一个勋贵名将却有些大材小用了。

  九月下旬开始,十万精锐开始分批次走水路南下。

  这十万人中,有七万人是参加过平恒州之乱,另外三万人则是从河东、陇右、河西、朔方。关中五地抽调的精锐。

  又从禁军之中调派了青壮调补抽选的边军份额。而禁军在抽调之后,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裁撤。

  这十万人被整编成了八军,军号分别为“天武”“龙武”“捧日”“骁果”“神武”“神策”“龙捷”“虎翼”

  八军皆选军中名将充任军使,其中就有傅津川的老熟人贾师训、史万年。

  八军之中,捧日和龙武两军,是全骑军组成的,其余各军皆为四都步军,一都骑军。

  十万步骑浩浩汤汤的南下而去。

  建邺城,大病了一场的吴王在薛巨鳞算是勉强胜了一场之后,听到李世忠病故的消息,居然在几日之内就神奇的痊愈了。

  此后第一件事就是召见了两个使者。

  一个叫庞知古,红莲道军师。

  另一个法号圆觉,代表燕王吴仁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