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章 暗潮涌动群雄现_三国狼烟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人。

  曹操举孝廉之后,在帝都雒阳为郎,后转为雒阳北部尉,因执法公正严苛,得罪腐朽权贵,被调任为冀州顿丘令。

  黄巾起义之时,曹操以骑都尉之职,同皇甫嵩、朱儁合力击败豫州、宛城一带的黄巾军。朝廷封曹操为济南国相。

  年初,李牧在雒阳见到曹操的那会,曹操已经从济南国相,迁为东郡太守!

  汉末乱世枭雄—袁绍!

  袁绍,字本初。豫州汝南汝阳人。

  汉灵帝党锢时期,袁绍与党人领袖陈蕃、李膺二人,交往甚密。袁绍同曹操、张邈、何颙、许攸等人组成政治集团,用来对抗张让、赵忠为首的宦官势力。

  黄巾起义、关西叛乱之时,汉灵帝解除党禁,大赦天下党人,袁绍进入何进的大将军府。

  汉末乱世枭雄—孙坚!

  孙坚,字文台。扬州吴郡富春人。

  孙坚起先为盐渎县丞,数年后,又相继改任为盱眙县丞、下邳县丞。

  黄巾起义之时,孙坚招募泗水精兵,以佐军司马之职,随朱儁讨伐豫州、荆州一带的黄巾军,立功颇多。朝廷封孙坚为别部司马。

  关西叛乱之时,孙坚随张温讨伐关西叛军,立功颇多,朝廷征召其为议郎。

  汉末乱世枭雄—公孙瓒!

  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

  公孙瓒师从卢植,起先为辽东属国长史,后就任涿县县令。

  关西叛乱之时,渔阳人张纯、张举兄弟,同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叛乱,攻占右北平郡、辽西郡等地。

  公孙瓒率领三千骑兵,讨伐张纯、张举等叛贼,立下战功,升为骑督尉。

  此时,辽西属国乌桓首领贪至王率众归降公孙瓒。公孙瓒又升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镇守辽西属国。

  汉末乱世仁主—刘备!

  刘备,字玄德。幽州涿郡涿县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后裔。

  刘备师从卢植,与公孙瓒为同门,仁德爱民,素有大志!

  黄巾起义之时,刘备因镇压黄巾军有功,朝廷封其为安喜县县尉。

  后来朝廷要将,因军功而成为官吏的人,精选淘汰。该郡督邮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消息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求见,督邮称病不肯见刘备,刘备一怒之下,鞭打督邮,与关羽、张飞弃官逃亡。

  再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三兄弟投军,又在下邳击败盗贼,刘备因功就任下密县县令。

  汉末宗室三杰—刘虞!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人。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

  刘虞因才德举孝廉,担任曹吏,后升任郡吏。

  黄巾起义之时,朝廷任命刘虞为甘陵国相,刘虞仁德爱民,不久升为宗正。

  汉末宗室三杰—刘焉!

  刘焉,字君郎。江夏竟陵人。西汉鲁恭王刘余(汉景帝第四子)后裔。

  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其宗室身份而被授予郎中一职。后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县令、宗正、太常。

  汉末宗室三杰—刘表!

  刘表,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人。西汉鲁恭王刘余(汉景帝第四子)后裔。

  刘表参加过太学生运动。刘表与同郡人张隐、薛郁、王访、宣靖、公褚〔绪〕恭、刘祗、田林为八交,或称之八顾。

  黄巾起义之时,党禁解除,刘表受大将军何进征辟为掾属,推荐再次入朝,出任北军中候。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