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章 召回_首辅大人有妖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事?”孙幼微又笑了一声,“大概算吧。”

  唐三学等了一会儿,见孙幼微似乎不打算细说,也不好再问,他咧开嘴,尽量做出一个喜庆的表情,“臣,恭喜——”

  “你下去吧,”孙幼微不耐烦地道,她瞥了唐三学一眼,“把折子留下。”

  “是……”

  唐三学战战兢兢地遵了旨,很快走到太初宫外头候着。

  对着再次安静下来的宫殿,孙幼微再次陷入了沉默。她的手指在桌前奏疏上轻轻点着——现在这个情形,是当初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

  此前她担心底下会有乱臣贼子趁乱起势造反,未曾想此番弱水与血雨之祸不仅没有引起这样的动乱,反而让天下百姓从心底信服起朝廷。

  当初杜嘲风想尽办法窃取司天台的国器,向各州府发出警告。

  想法虽好,但仅凭一纸文书,能做到的事极其有限。

  有几个州府在接到文书的当日就开始查粮补粮,算是打了一些提前量,但在那之后不久,血雨就落下了。

  一切就像孙幼微预料的那样——在这样的天灾面前,凡人根本无力左右其动向。

  曾经在边疆肆虐的巨妖或许来到了中原一带,又或许没有,但总归死于妖物口中的百姓和幸存下来的百姓相比,根本是九牛一毛,无足轻重。

  虽然她不大明白为什么弱水只在洛阳和长安一带泛滥,但这不重要了——百姓们已经将这件事归结为某种“神迹”。

  民间追根溯源,神迹从迁都的时候就开始了,皇帝早知将来有大祸发生,于是率民迁都,而后又因为皇帝坐镇洛阳,所以洛阳平安,长安被毁。

  那封并不算及时的告天下书就是证据——或许是皇帝只知道有灾祸发生,但不能提前预知它来临的精确时间,于是当宫中神人算准了时日,皇帝立刻昭告天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说一千道一万,洛阳的幸存证明了孙幼微是“天佑之人”,民间的传说有一千一万种,没有什么人相信他们在梦中看见的故事——那个梦是杀人的血雨带来的,它不可能是真相,只可能是恶人的低语,谁信了,谁才是混蛋。

  连孙幼微自己都觉得荒诞极了。

  她原想舍弃天下,独保洛阳与长安,不料如今天下安泰,洛阳虽然被巨榕搅了个地覆天翻,但总归也是保住了。

  她没有因此失去任何东西,相反,从各州府呈上的奏疏里看,虽然有一小撮人散播一些有辱朝廷的谣言,但多数地方但百姓在苏醒以后都商量着专门立起皇帝的碑与像,有些地方还打算将当初提出“迁都”的魏行贞也一并纳入其中,一并供奉。

  孙幼微若有所思。

  这场灾祸,最后是以牺牲了一个长安结束了吗?

  她甚至有点儿想召杜嘲风来问一问,但冷静之后,还是着司天台诸臣去查阅与灵河、阴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