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章 朱棣大发神威_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吓得噤若寒蝉,连忙闭嘴低头,心中却是咯噔咯噔的,老爷子绝对听见了。

  完蛋,芭比Q了,要凉凉~

  不过惊讶的是,老爷子只是瞥了他一眼,竟出奇的没发火,只是走进来,若无其事道:“治水方案想得怎么样了?”

  太子爷率先低头,文官们跟随,一言不发。

  朱棣嗤笑一声:“瞧你们一个个,长得尖嘴猴腮的,一副饱读诗书的模样,治水之策还要想多久,肚子里就这点墨水?”

  老爷子呛人最有一套,偏偏这会儿没人敢回应。

  朱棣也懒得和他们多说了,直接将朱辰标注的地图拿了出来,拿到了他们面前,然后直接铺开。

  画卷被铺开后,上面标注着一条条的细线,很显然老爷子是让他们看。

  太子爷轻咦了一声,眼神被吸引了。

  杨士奇等文官也纷纷看向了那张画卷上标注的地方,不由陷入了沉思。

  一条条的细线,代表着一条条的溪流。

  那些溪流错综复杂,被彻底划分开来,从发大潮的地方引出数百股溪流,大水被分流成了小水,竟然没有任何阻碍。

  既可以引开大水,从数百股溪流流淌的方向来看,几乎绝大部分还能帮助百姓灌溉良田。

  如此一来,杭洲大潮可解,还可解决千倾良田的灌溉问题。

  古来争夺水源是很严重的问题,一不小心就会闹出械斗,如此一来,这大片良田农户再也不用争夺水源。

  “咦,这引水分流分得不错,每一条线都运用得当啊。”太子爷率先发出一声轻咦。

  杨士奇望着这幅画卷,也不住的点头:“的确不错,虽然还有很多错漏之处没有考虑到,但根本问题却被解决了,稍微修改一下,这就是一道不错的良方啊。”

  太子爷与文官们讨论讨论着,都觉得不错,纷纷看向了拿出画卷的老爷子。

  太子爷有些惊奇道:“皇上,您从哪里得来的这东西?这引水分流的路子不错,虽然略显青涩,但是个可造之材啊。”

  杨士奇也点头道:“太子爷说得对,此人再打磨一番,必是大才。”

  大明朝是惜才的,太子爷更是惜才。

  他们一群人在这里三年了一夜,可是老爷子出去没多久就拿回来了这幅画卷,这说明对方是个有本事的人。

  见到这样的手段,太子爷不由有些兴奋了,他望着老爷子,嘿嘿笑着道:“皇上,这样的好苗子,是咱们大明朝的官儿吗?要不是的话,一定要引他入仕途啊。”

  “皇上,这人是谁啊?”

  太子爷忍不住的问,朱棣心中暗爽,瞧见了吗?这就是大明朝的太孙,连杨士奇这样老成之人都夸他是大才。

  哈哈,太孙是大才!

  眼见平日里眼高于顶的文官们,此时都有些期待,想知道这到底是谁的治水之策,朱棣冷然一笑,趁机发威。

  前两天这群文官可把朱棣怼得快气疯了,此刻借着朱辰之威,要不好好发泄一下,那才怪了。

  “管他谁画的,人家想得出,你们一个个都长着脑袋怎就想不出来?平时在朝堂上一个比一个叫得欢,咋咋呼呼,满口经纶,不知道的人以为你们多神通广大,实际上一个个都是草包。”

  “我告诉你们,真正有本事的人话都不多。”

  “你们叽叽歪歪,也没见你们讨论出什么有效的办法来,大明朝真是养了一堆臭丘八。”

  皇爷破口大骂,以他们为耻,一群文官顿时憋红了脸。

  平日里都是他们咋咋呼呼,说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处处掣肘皇爷,没想到今天被皇爷抓住机会,破口大骂了一顿。

  被骂做草包,偏偏还是事实,文官们怎能不憋屈,又一个个老脸羞红……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