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四十七章 当代海瑞_宋朝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上是大不敬,手下一众官员无不面面相窥。不过这朝廷太也过分,白渠能为关中百姓带来多少福利,引水灌溉,可灌万顷粮田。这可以为无数百姓增加巨大的粮食收入,更能为朝廷增加赋税。

  王沿想不通,他屡次上书言及此事,朝廷要么就是直接驳回,要么就是没了下文。

  身为一个陕西封疆大吏,就因为朝中无人,所以屡遭排挤。王沿心灰意冷,一怒之下回家在油灯下洋洋洒洒的又写了一份奏疏。

  奏疏义愤填鹰,将历年来对朝政的不满一一列举,足足三十一条。

  这份奏疏以臣子身份对赵祯怒斥责骂,堪称亘古未有。明朝海瑞不满朝政腐败,上书言事怒骂嘉靖皇帝:嘉靖嘉靖,家家皆净。为此海瑞必知一死,上书之后在家早已备好棺材。

  王沿也好不到哪里去,他把这些年所受的委屈以及对朝政的不满洋洋洒洒的都写了出来:

  ‘罪臣王沿往京南叩首,官家是天下臣民万物的主人,正是因为是天下臣民万物之主,所以责任重大。如果民生措置失当,就是君主没有负起责任。

  所以臣子就应当尽量为君主服务,忠于职守,畅所欲言。

  今臣冒死一谏,世人皆言陛下仁厚爱民。然臣以为陛下非圣人之君,而是是非不分黑白不明。关中白渠乃百姓生存之寄托。历年来官员互相推诿扯皮,白渠不复昔日之利。

  臣数次上书朝廷调集军马粮草修复白渠以解关中百姓灌溉之苦,然陛下屡次驳回,关中百姓心寒,臣亦心灰意冷。

  陛下与京师莺歌燕舞,却不知关中百姓疾苦,此乃纣王之所行也。

  世人皆言景祐景祐,不外如是朱门狗肉。

  罪臣自知冒犯天颜,然若以臣一人之命换关中百姓良田,臣亦死无憾也!…’

  后面一一列举赵祯三十一条罪状,说他优柔寡断,不思进取。官员冗进百姓疾苦,新政虽与民有利然推行迟缓。关中百姓水深火热,每年都有卖儿卖女,这些都是赵祯一人之过。

  后面列举的一些比如天灾人祸也栽赃到赵祯头上这就有点过分了,不过王沿说的其中许多朝廷的不公之处也确实存在。

  这厮胆大包天,堪比败家子有过之而无不及。王沿知道这封奏疏若是这送上去,未必就能到达赵祯跟前。说不定会被别有用心之人给暗自压下,或者不通过赵祯直接将自己抓捕归案。说不定自己死了,赵祯都未必看到这封奏疏内容,旁人只会告诉赵祯自己大逆不道欺君罔上罢了。

  所以这次王沿多了个心眼,他将奏疏放进信封。信封上不再是写给尚书省的奏疏,而是直接写了八个字‘大宋皇帝赵祯亲启’。

  单单这八个字,王沿就敢打赌,无人敢拆开这封信来看。

  大宋皇帝赵祯亲启,王沿这是活腻歪了,竟然对当今天子直呼其名。

  活脱脱的当代海瑞啊这是,同海瑞一样,王沿自知这封奏疏送到殿前他必死无疑,于是他召集家人跟他们说道:“唉,我王沿为官二十余载,却未能为关中百姓尽一丝绵力。每每思及内心羞愧不安,这次我斗胆上书冲犯了天颜,恐是必死无疑。你们这便出城,寻一深山老林避祸去吧。记住,躲入深山闲云野鹤,莫要再与世人打交道,否则大祸临头,切记切记。”

  一家人闻言无不哀哀痛哭,王沿与妻小洒泪而别,便令邮递铺兵将书信送往京城,自己在府衙待死。

  ps:求**爬**榜单,感谢支持。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