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东宫_宋朝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兵。亲亲小说

  出兵人选范仲淹都想好了,杨家将的杨文广有过抗击交趾的经验。再让他领兵出征,干掉侬智高。

  甩锅给赵昕,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不是没法商议出来个结果么,这时候就可以利用年幼的二皇子赵昕了,只要赵昕答应打咱就打,赵昕想和咱就和。

  就这样,陈执中和文彦博去了东宫,确切的说,此时还没有东宫。赵昕不过是在自己的承乾殿内‘听政’,但是所有的臣子,已经在口头上称呼承乾殿为东宫大殿了。

  唐代的东宫属官建制如同一个小朝廷,可以说是自成体系。而宋代的却极其苛简。宋代东宫官制的官衔名称虽然仍然存在,如“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宾客、詹事、左、右庶子、中允、中舍、谕德、赞善、洗马、家令、率更令”,但是“皆缘旧制除授而无职司”,东宫官是随皇储的册立而建的,主要讲究实效性,没有定员,多以他官兼任,并无实际职事。而相比唐代来说,唐代东宫属官众多,有专门的职掌范围,体系较为完备。

  宋代东宫官属“极苛简”,宋代东宫制度体系中武装力量的缺失是一大显著特点。宋代东宫官制中的武官类职官多为虚衔,成为朝廷官员的升转迁降的阶梯。

  而唐代东宫有军备制度这一块,太子也直接掌握不少军队。在大宋朝太子军权的丧失关键仍然是皇帝防止储君,抑制储君权力思想在作怪。

  历朝历代其实储君都是一个极其尴尬的位置,皇帝一方面要为自己的子孙培养后继之君,一方面又怕储君威胁到皇权。是以到了大宋朝,太子的职权受到了很多的挤压,皇太子其实并没有多少实际权力。

  监国则不同,皇帝赵祯御驾亲征去了,国之大事就全仗着监国太子来处理了。可此时的二皇子赵昕并没有正式册立太子,再者他年纪幼小,朝中政务是由政事堂处理的。

  陈执中和文彦博来到承乾殿的时候,赵昕居然正和石小凡的儿子石一飞,二人在斗蛐蛐。

  有其父必有其子啊,老子忽悠着皇帝斗蛐蛐,如今风水轮流转,儿子又开始忽悠着皇子玩蟋蟀。

  “咬它、咬它、红头大将军,咬它的后腿!”

  “上啊,蹬它、征北大元帅,用后腿蹬它。”

  石一飞不乐意了:“昕皇子,你干嘛叫你的蟋蟀为征西大元帅?”

  石一飞有他充足的理由,征北大元帅,这不是跟着赵祯御驾亲征石小凡的封号么。赵昕这么说,岂非是拿自己老爹开涮。

  石小凡是赵昕的老师,他是不敢造次的:“哎呀对不住了一飞,我把这事给忘了,那就叫他征西大元帅。”

  “不行,我爹也当过征西大元帅。”

  赵昕挠了挠头,有些不知所措起来:“那叫啥,叫讨南大元帅?”

  石一飞点点头:“就叫他讨南大元帅,只是,有点怪怪的。”

  陈执中和文彦博面面相觑,二人均是暗自摇头叹息。堂堂一个监国皇子不知课业,居然玩物丧志,着实过分。要命的是陪着二皇子一起胡闹的是败家子的儿子,二人想说又不敢说什么,毕竟得罪了那个败家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请收藏:https://m.xindd.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